散牛啮荻图

一犁耕老脱危缰,从此逍遥下石冈。
野食不须愁自觅,道旁秋浦荻芦黄。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散牛啮荻图》是清代诗人戴亨的作品,这首诗描绘了一幅宁静的田园生活场景。下面将详细介绍这首诗:

  1. 诗歌原文
  • 一犁耕老脱危缰:描述了农夫在田间劳作的情景,犁地耕作的老农终于摆脱了缰绳的束缚,可以自由自在地休息或活动。
  • 从此逍遥下石冈:表明农夫从田间返回,来到了山冈之上,享受着无拘无束的自由。
  • 野食不须愁自觅:暗示在乡间野外,无需为食物担忧,自然的馈赠会自行满足。
  • 道旁秋浦荻芦黄:指出农夫行走在秋天的河边,周围的荻草和芦苇已经变黄,增添了几分收获的喜悦与秋天的色彩。
  1. 诗歌赏析
  • 艺术风格:戴亨的《散牛啮荻图》展现了其独特的诗风,以简洁的语言和生动的画面,传达出一种超然物外的生活态度。
  • 意境表达:通过对自然景物的描绘,诗人表达了对田园生活的向往和对自然美的赞美,以及对简朴生活的赞美和追求。
  • 哲理思考:这首诗不仅仅是对自然美景的描述,更蕴含着深刻的哲理思考,如人与自然、生活与自然的关系等。
  • 文化价值:《散牛啮荻图》作为清代诗歌的代表作之一,不仅具有很高的文学价值,也反映了当时社会的风貌和文化特色。
  1. 创作背景
  • 时代背景:这首诗的创作时间是在清朝乾隆年间,一个社会相对稳定、经济繁荣的时代。
  • 作者经历:戴亨是一位有着深厚文化底蕴的诗人,他的生平事迹鲜为人知,但可以肯定的是,他有着丰富的生活经验和敏锐的艺术感知力。
  • 社会环境:当时的社会风气崇尚自然、追求简朴的生活方式,这也影响了戴亨的创作思想。

《散牛啮荻图》不仅是一首诗,更是一幅画,一幅充满诗意的田园风光画卷。它以其独特的艺术魅力和深刻的哲理内涵,成为中国古代诗歌中的瑰宝。通过这首诗,人们不仅可以感受到古代诗人的情感世界,还可以从中汲取到对美好生活的追求和向往。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