暨阳上元

乡国渺何许,天涯春色归。
无家悲令节,有泪湿征衣。
宿麦连云秀,残梅作雪飞。
烽烟烛江表,远梦绕渔矶。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暨阳上元》是清代谢庭兰创作的一首诗,诗中描绘了作者在异乡所感受到的孤独与哀愁。这首诗不仅表达了诗人对家乡的深切思念,同时也反映了当时社会背景下人们的普遍心境。

谢庭兰作为清代的杰出诗人,其作品往往具有深刻的思想内涵和艺术价值。这首诗的创作背景是在清朝,具体时间不详,但从诗中的“烽烟烛江表”可推测可能创作于战争或动荡的时期,这样的环境往往会加深人们对家国的忧虑和对逝去时光的感慨。

诗的第一句“乡国渺何许”,即表达了诗人对于故乡的遥远和模糊不清的记忆。这不仅仅是地理位置上的远离,更是一种心理上的距离感,让人感到无力和迷茫。紧接着的两句“无家悲令节,有泪湿征衣”,则直接点明了诗人因思乡而感到的孤独和忧伤,这种情绪在古代诗词中尤为常见,如王维的“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等诗句,都传达了类似的情感体验。

“宿麦连云秀,残梅作雪飞”两句描绘了一幅冬日景象,寒风中麦田的连绵不绝与残梅似雪般的凄美,既营造了一种孤寂寒冷的氛围,也反映了诗人内心世界的复杂感受。而“烽烟烛江表,远梦绕渔矶”则透露出战争的紧张气氛与诗人对未来的不确定感,以及他内心深处对和平生活的向往。

《暨阳上元》不仅是一首表达离愁别绪的诗歌,更是一首蕴含着深刻历史背景和文化意义的文学作品。通过这首诗,读者可以窥见清代文人的生活状态及其时代精神,同时感受到诗人对于国家和个人命运的关注及思考。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