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郊苍翠净芳尘,胜日陪追忆去春。
万柳拂空晴自雪,四山含黛远窥人。
云澄水镜冰方解,谷递莺簧语乍新。
我欲不归寻遁迹,芟茆何处结花邻。
孟夏望前南郊柳林宴集分韵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孟夏望前南郊柳林宴集分韵》是清代诗人戴梓创作的一首诗。这首诗不仅展示了作者对自然美景的热爱,也体现了他的才华和对文学艺术的追求。下面将对这首诗进行详细的介绍:
作者简介:戴梓(1649-1726),字子开,号耕烟草堂主人,是一位多才多艺的清代学者和军事工程师。他在机械、兵器制造领域做出了卓越的贡献,如他研制出的连珠火铳被认为是世界上最早的机关枪,而子母炮则被视为榴弹炮的前身。除此之外,他还通晓兵法、天文、历法、诗画和音律等众多领域,著有《耕烟草堂诗钞》等作品。
诗歌原文:
晴朗的日子里,成千上万的柳枝随风摇曳,仿佛天空中飘落的雪花,轻盈而美丽;四周的山脉像是女子眉下的黛色,静静地望着过往的人们,相思又要泛滥成灾。云澄水镜冰方解,谷递莺簧语乍新。我欲不归寻遁迹,芟茆何处结花邻。主题思想:在这首诗中,戴梓通过对南郊柳林的描绘,表现了他对自然的热爱和对美好景象的向往。诗中的“晴自雪”与“远窥人”等词汇,传达了一种宁静而深远的氛围。同时,诗人通过“芟茆何处结花邻”表达了一种对隐居生活的向往,暗示了对自由生活的追求。
《孟夏望前南郊柳林宴集分韵》不仅是一首描写自然风景的诗歌,更蕴含着戴梓深厚的情感和独特的艺术见解。通过对这首诗的研究,可以更好地理解清代文人的生活方式及其在文学创作上的独到之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