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国心难恝,徘徊马首迟。
真逢宵旰主,况际太平时。
老病天应鉴,行藏世不疑。
二疏千载盛,薄劣又重追。
十月二日出都承诸公郊饯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十月二日出都承诸公郊饯’是魏象枢所作的一首诗,表达了作者在离开京都时的心情以及对于国家未来的美好祝愿。下面将从作品内容简析、艺术特色、历史地位等方面进行介绍。具体如下:
作品内容简析:魏象枢的这首诗题为《十月二日出都承诸公郊饯》,诗中透露出诗人对即将离别的京都的不舍之情。首句“去国心难恝”直述了诗人内心的挣扎与不舍,表达了一种深深的离愁别绪。第二句“徘徊马首迟”则描绘了离别的场景,诗人依依不舍地回头观望,表现出对故土深深的依恋和留恋。
艺术特色:魏象枢在诗歌创作上具有鲜明的个性和独到的见解,其诗风清新脱俗,善于运用细腻的笔触描写人物的情感变化,同时在语言的选择上也颇具匠心。在这首诗中,诗人巧妙地利用“宵旰主”、“太平时”等关键词汇,不仅增强了诗句的感染力,也反映了当时的政治环境和社会氛围。这些词汇的使用不仅增添了诗歌的意境,也使得整首诗更加富有时代感和文化内涵。
历史地位:魏象枢的这首诗在文学史上占据了一席之地,被后人传颂并研究。这首诗不仅展现了魏象枢深厚的文学功底,还体现了他敏锐的时代意识。在诗中,作者通过抒发个人的离愁别绪,间接反映出了那个时代文人的生活状态和精神面貌,具有一定的史料价值。
影响传承:这首诗对后世文学创作产生了一定的影响。在现代文学作品中,许多作品借鉴了魏象枢诗中的某些主题和表达方式,可见其作品的艺术魅力和深远影响。
《十月二日出都承诸公郊饯》不仅是魏象枢个人情感的抒发,更是对一个时代的文化反思和历史见证。通过对这首诗的深入解读,不仅可以感受到诗人的文学才华,还能从中领略到中国古代文学的独特魅力和深厚底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