陵阳庙宋钟

陵阳古仙人,记载说有二。
姓窦名子明,其术善服饵。
剖鱼得丹书,学仙志以遂。
或云放白龙,三年龙复至。
迎之上升天,颇类琴高事。
县名始汉时,山分纪唐志。
今实在宣城,三峰各位置。
庙貌古衣冠,血食斯土地。
旧碑已无存,难断汉晋异。
有钟钮辟邪,冶铁勒款识。
己卯纪绍兴,俗书不成字。
不知何年人,移来甘露寺。
急为涤尘封,审辨至再四。
手拓墨本归,挥汗忘形瘁。
我昨访梓君,庙碑皆明季。
又搜刻漏文,久已佚其器。
因叹古迹留,每遭造物忌。
此非神仙护,完好良不易。
长揖谢陵阳,感君锡奇秘。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陵阳庙宋钟》是清代瞿中溶创作的一首古诗。这首诗以其丰富的历史背景、独特的艺术风格以及深刻的文化内涵,成为研究中国古代社会和道教文化的宝贵资料。以下是对这首诗及其相关背景的详细介绍:

  1. 作者简介
  • 瞿中溶:清代诗人,其生平不详,但其作品在诗坛上有一定的影响。
  • 诗歌创作背景:瞿中溶生活在清朝时期,这是一个文化繁荣的时代,许多文人墨客都以诗歌为表达方式,记录时代变迁和生活体验。
  1. 诗歌原文
  • 陵阳古仙人,记载说有二。姓窦名子明,其术善服饵。剖鱼得丹书,学仙志以遂。
  • 或云放白龙,三年龙复至。迎之上升天,颇类琴高事。
  • 县名始汉时,山分纪唐志。今实在宣城,三峰各位置。
  • 庙貌古衣冠,血食斯土地。旧碑已无存,难断汉晋异。
  1. 作品赏析
  • 该诗通过对陵阳庙宋钟的描述,展现了古代道教文化的独特魅力。诗中的“陵阳古仙人”和“姓窦名子明”,不仅提供了丰富的历史信息,也反映了古代道士的生活状态和他们追求长生不老的理想。
  • 通过描写“剖鱼得丹书”和“放白龙”等元素,诗中充满了神秘色彩,这些细节增添了诗歌的戏剧性和吸引力,使读者能够感受到一种超脱现实、追求精神上的升华的氛围。
  • 诗中还提到了一些具体的地点和时代背景,如陵阳庙位于宣城,山分属于汉和唐时期的历史遗迹,这些都为理解诗歌提供了重要的地理和文化背景知识。
  1. 文化意义
  • 《陵阳庙宋钟》不仅仅是一首诗歌,它也是中国传统文化的一个缩影。诗中融合了道教、历史和神话等多个元素,反映了古人对于自然和宇宙的敬畏与探索。
  • 诗歌通过描绘陵阳庙的场景,传递出一种对祖先和传统的尊重。这种情感不仅体现在对过去的缅怀,也体现在对传统价值的坚守和传承。

《陵阳庙宋钟》不仅是一首美丽的诗作,它还承载着深厚的文化意义和历史价值。通过对这首诗的学习与欣赏,人们可以更深入地理解中国传统文化的丰富性及其在现代社会中的持续影响力。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