浪淘沙 · 重九潜园夜话

扶病倚南窗。风雨重阳。妖氛一道亘河湟。闻说遗黎歌复旦,何日重光。
相对鬓毛苍。一味新凉。蕉龛容我作僧房。安得霜螯兼菊酒,聊话沧桑。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浪淘沙·重九潜园夜话》是一首由清代诗人魏元戴创作的词。这首词不仅体现了作者在特定历史背景下的忧患意识,还展现了其对国家命运和人民苦难深刻的思考。接下来将介绍该作品:

  1. 作者简介
  • 魏元戴(1862年—1947年),字建侯,清末民初诗人、书法家,是魏元旷的弟弟。他在光绪二十九年癸卯科以王寿彭榜进士身份入仕,曾担任过户部主事等职。
  • 《沧江岁晚集》是他的一部诗集,集中收录了他的许多诗词作品,反映了他的文学成就和思想深度。
  1. 创作背景
  • 魏元戴生活在一个动荡的历史时期。他通过这首词表达了自己对国家现状的担忧以及对未来的期待。词中“妖氛一道亘河湟”描绘了当时社会的混乱局面,而“何日重光”则表达了他对恢复国家光明未来的憧憬。
  1. 主题分析
  • 这首词的主题集中在国家的兴衰和个人的境遇上。通过对比“新凉”与“遗黎”的生活状态,词人反映了底层人民的苦难以及他们对复兴的渴望。
  • “安得霜螯兼菊酒,聊话沧桑”更是将这种感慨上升到了哲学层面,表达了作者在逆境中的豁达和对历史的深刻理解。
  1. 艺术特色
  • 《浪淘沙·重九潜园夜话》在艺术表现上具有很高的审美价值。词中运用了大量的自然意象和生动的比喻,如“扶病倚南窗”和“一味新凉”,这些描述增强了文本的情感表达和画面感。
  • 词的语言简练而富有力量,能够深刻地反映作者的内心世界。通过对国家命运和个人境遇的双重关注,使得这首诗具有了更广泛的社会意义。
  1. 文化价值
  • 作为中国古典诗词的瑰宝,《浪淘沙·重九潜园夜话》不仅展示了作者高超的艺术技巧,也反映了当时社会的文化氛围。它体现了中国传统文化在面对困境时的坚韧和智慧,对于研究清末民初的文化与历史具有重要意义。
  • 这首词还体现了作者对传统道德和文化价值观的坚守,如通过“安得霜螯兼菊酒”表达了对清高生活的追求,以及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为了加深读者对《浪淘沙·重九潜园夜话》的理解,还可以关注以下几点:

  • 了解该词的创作背景及其在文学史上的地位,可以帮助更好地把握其深层含义。
  • 研究当时的社会环境和文化背景,有助于理解词人的情感和观点是如何受到时代影响的。

《浪淘沙·重九潜园夜话》不仅是一首艺术价值极高的诗词,也是研究清末民初历史和文化的宝贵资料。通过对其深入的分析和探讨,可以更好地理解和欣赏中国古典文学的魅力及其深远的社会意义。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