暮春犹是永和初,花正开时柳乍舒。
白社已荒三仕外,碧山重禊十年余。
故人落落新来雨,澹月纤纤小摘蔬。
我乃酒狂狂不得,漏声催箭整冠裾。
上巳宴集碧山堂
介绍
《上巳宴集碧山堂》是清代诗人韩菼创作的一首七言律诗。这首诗以其独特的艺术魅力和深刻的历史意义,成为了中国古典诗歌宝库中的瑰宝。下面将详细探讨这首诗及其背后的历史文化信息:
作者介绍:韩菼(1670年5月8日—1729年9月30日),字元少,号慕庐,江苏长洲人。康熙十二年,韩菼高中状元,官至礼部尚书兼掌院学士。作为一代文人,韩菼不仅学问渊博,还通经史,在文学史上也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他的作品深受后世赞誉,有《有怀堂诗文稿》流传至今。
作品背景:《上巳宴集碧山堂》的创作背景是在暮春时节,即春季之初,正值永和年间,万物复苏,花木盛开之时。诗中描绘了一幅生机盎然的自然景象。同时,诗中也表达了对往昔白社已荒、三仕外的政治变迁的回忆和感慨,以及在碧山重修禊事十年后的心境变化。通过这些细节,读者可以感受到作者对时代变迁的深刻体会和对自然美景的赞美。
诗意解析:首联“暮春犹是永和初,花正开时柳乍舒”描绘了春天的景象,展现了大自然的生机与活力。颔联则转向历史的深处,“白社已荒三仕外,碧山重禊十年余”透露出作者对过去政治动荡和人事变迁的感慨。颈联“故人落落新来雨,澹月纤纤小摘蔬”则是对人物情感状态的描述,表现了诗人与友人之间的深厚情谊和相互扶持。尾联“我乃酒狂狂不得,漏声催箭整冠裾”则反映了诗人在特定情境下的自我调整和应对策略。整首诗情感丰富,情景交融,体现了韩菼深厚的文学素养和高超的艺术造诣。
文化价值:《上巳宴集碧山堂》不仅是一首描写自然景色和抒发个人情感的诗歌,更是一首蕴含着丰富历史文化信息的文学作品。诗中所体现的对自然的崇敬、对历史的反思以及对友情的珍视,均是中国古典诗词所共有的核心价值。通过对这首诗的学习与鉴赏,不仅能提升对中国古典诗词艺术的认识,还能深化对中国传统文化的理解。
《上巳宴集碧山堂》不仅仅是一首诗词作品,它更是一座桥梁,连接着古代文人的情感世界和自然景观,展示了中国古典诗歌的独特魅力和文化深度。通过学习这首诗,人们可以更深入地理解中华文化的博大精深,感受古人的智慧与才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