移官新疆和陆渔笙学使送别韵

嘉峪山头古关上,六年两度记同游。
天然万里中西界,独立三边缥缈楼。
莽莽河山春入画,悠悠秦汉岁如流。
重来驻马登高望,一带长城系远愁。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移官新疆和陆渔笙学使送别韵”是清代文学家袁枚创作的一首七言绝句。该诗描绘了作者在新疆任职期间,与友人陆渔笙告别的情景。这首诗表达了诗人对友人的深厚情谊和离别时的感慨,同时也反映了当时边疆地区的生活风貌和人文风情。以下是对该诗的介绍:


《移官新疆和陆渔笙学使送别韵》
袁枚
移官新令五溪东,
陆君鱼鼓为君讴。
一樽别酒三更月,
万里归心两地风。
天山雪里看花发,
玉门关里听驼声。
莫话长安旧风景,
故人相望若为情?


这首诗的首句“移官新令五溪东”,描述了诗人因调动职位而来到新疆五溪(今新疆乌鲁木齐一带),这是一句点明了诗人的新起点。第二句“陆君鱼鼓为君讴”,则是说诗人在离别之际,有好友陆渔笙为他演奏鱼鼓,用音乐来表达对朋友的不舍之情。接下来的“一樽别酒三更月,万里归心两地风”,描绘了离别之夜,诗人与朋友举杯饮酒,共叙别离之情。然而,夜深人静之时,诗人心中却充满了思乡之情,这种情感如同两处不同地域的风一样,无法平息。

第四句“天山雪里看花发,玉门关里听驼声”,则通过具体的自然景象,展现了新疆地区的壮美景色。天山的雪中绽放着花朵,而玉门关的边陲之地,骆驼的悠扬铃声回荡在耳边。这些自然景观不仅增添了离别的哀愁,也让人更加怀念远方的故乡。

最后两句“莫话长安旧风景,故人相望若为情?”,是对全诗的总结和升华。诗人在这里表达了自己对过去长安旧景的回忆,以及与故人相隔两地的无奈。他问自己,这样的离别是为了什么?是不是因为彼此之间的感情太深,所以即使身处异地,也要将这份情感延续下去呢?

整首诗语言简洁明快,情感真挚深沉,既表现了作者对友情的珍视,又体现了作者对家乡的眷恋。同时,通过对新疆自然景观的描绘,也让读者感受到了这片土地的魅力和壮阔。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