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峰不可极,乃知造化尊。
屹然鼎彝峙,势如虎豹蹲。
松气望蔚蓝,无人践霜根。
巨灵拓太古,高掌谁能扪。
晨光没河汉,似有云车痕。
阴风折秋花,吹落洗头盆。
蜷局念乡国,久客伤精魂。
且复望虞渊,散发晞朝暾。
登太华山·东峰
介绍
颜光敏的《登太华山·东峰》并非文学作品,而是一篇描绘自然景观的古诗。以下是对该诗的介绍:
诗人背景:颜光敏,字逊甫,更字修来,号乐圃,山东曲阜人。他是一位清代进士,曾由中书舍人累迁至吏部郎中,并参与了《一统志》的纂修工作。颜光敏的文学成就主要体现在其诗歌创作上,他的诗作展现了他对自然美景的深刻感悟和对人生境遇的深沉思考。
诗作内容:《登太华山·东峰》这首诗通过生动的自然描写,表达了作者对太华山壮丽景色的赞叹和对家乡的思念之情。诗中通过对东峰的描绘,展现了山峰的雄伟和高耸入云的特点,以及松树的清新和坚韧。同时,诗人还提到了晨光、河水等自然元素,使整首诗充满了浓厚的山水气息。
艺术特色:颜光敏的诗歌在艺术上具有鲜明的特色。他的诗风豪放不羁,善于运用夸张和比喻手法,以简洁明快的语言传达深刻的意境。在这首诗中,颜光敏通过对太华山东峰的精细刻画,展现了他对大自然的敬畏之情和对家乡的眷恋。诗中的意象鲜明,语言生动,给人以强烈的视觉冲击和情感共鸣。
历史文化价值:太华山作为一座具有深厚文化底蕴的名山,自古以来就吸引着无数文人墨客前来游览和吟咏。颜光敏的《登太华山·东峰》作为一首反映太华山风光的诗歌,不仅为后世留下了宝贵的文化遗产,也为研究清代文学提供了重要的资料。
现代意义:在现代社会,人们对于自然美景的追求与古人并无太大差异。然而,由于环境的破坏和城市化的影响,许多珍贵的自然景观正在逐渐消失。颜光敏的这首诗提醒人们要珍惜自然、保护环境,同时也激发了人们对于自然美的探索和欣赏。《登太华山·东峰》所蕴含的对自然的敬畏和对家乡的眷恋之情,至今仍能引起现代人的共鸣,具有深远的文化意义和教育价值。
颜光敏的《登太华山·东峰》不仅是一首描绘自然美景的诗歌,也是一部具有深刻文化内涵的作品。它不仅展现了太华山东峰的壮丽景色,也表达了诗人对家乡的深深眷恋和对自然美的崇高敬意。通过对这首诗的学习和鉴赏,可以更好地理解中国传统文化的魅力和价值,同时也能够激发人们对自然美的热爱和保护意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