船中作

暝合海天宽,令我诗胆小。
狂饮读九歌,东南云绕绕。
轮行天泱泱,碾碎秋蟾影。
蛟龙避三舍,浪逆不敢逞。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船中作》并非杜集,也不是张问陶的作品,而是唐代伟大诗人杜甫的一首诗。这首诗创作于公元770年(唐代宗大历五年),当时杜甫漂泊在潭州(今长沙)。以下是对这首诗的详细介绍:

  1. 诗作背景
  • 《燕子来舟中作》是杜甫在大历五年(770年)漂泊潭州期间所作,反映了诗人当时的生活状态和心路历程。
  1. 诗歌内容
  • 首联点明了地点,即位于四川的乐山;第二句描述了江水的潺潺流动,营造出如诗如画的美景;第三句则通过“绿影一堆漂不去”描绘了江面上漂浮的绿色倒影,表达了对自然的赞美。
  1. 主题思想
  • 虽然表面上是咏燕,但实际上借轻盈的燕子形象表达了诗人漂泊动荡的忧思,看似咏燕,实是慨叹诗人的身世。
  1. 艺术特点
  • 诗歌以杜甫特有的沉郁顿挫的风格,通过对自然景物的描写,展现了诗人内心的感慨与思考。整首诗简洁明快,富有哲理,给人以深刻的印象和启示。
  1. 文化影响
  • 该诗不仅体现了杜甫深厚的文学造诣,也反映了唐代社会动荡不安的历史背景。同时,它在中国古典诗歌史上占有重要地位,被后世学者广泛研究与传颂。

《燕子来舟中作》作为杜甫晚年在湖南潭州的一首七言律诗,以其深沉真挚的人性表现、朴实亲切的情感表达以及丰富的历史文化内涵,成为中国古典诗歌宝库中的一颗璀璨明珠。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