孤琴叹

残弦少新张,孤琴久难理。回舟抱汝来,弃置复似此,譬彼良友朋,愈疏道深耻。
平生所绸缪,焉能缺终始。时迕事竟违,幽情递变徙。
况罹雉罗间,赤舄羞几几。晨床蒙蛛丝,宵月啮鼯齿。
惨澹金博山,音断琅玕水。中庭买双鹤,饥鵛鸣未已。
旧欢尚零落,新知安足倚。人生慎离合,明发泪清泚。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孤琴叹”是一首由颜伯珣所作,表达了作者对失去挚友的哀伤和对命运无常的感慨的文学作品。下面将详细介绍这首诗作:

  1. 作者介绍
  • 颜伯珣,字石珍,号相叔,曲阜人。官寿州州同。颜伯珣的生平事迹不详,但据其诗作《孤琴叹》可以推测,他生活在宋朝时期,且是一位才华横溢的文人。
  1. 作品全文
    残弦少新张,孤琴久难理。回舟抱汝来,弃置复似此,譬彼良友朋,愈疏道深耻。平生所绸缪,焉能缺终始。时迕事竟违,幽情递变徙。况罹雉罗间,赤舄羞几几。晨床蒙蛛丝,宵月啮鼯齿。惨澹金博山,音断琅玕水。中庭买双鹤,饥鵛鸣未已。

  2. 作品赏析

  • 情感表达:颜伯珣在诗中表达了对逝去朋友深深的思念与哀伤。通过使用“孤琴”“弃置”等词描绘了与友人之间的情感变化和分离后的孤独。
  • 哲理思考:诗中不仅描写了友情的消逝,还反映了作者对人生无常和世事变迁的深刻感悟。诗中的意象如“雉罗间”暗示了外界环境的干扰,而“赤舄羞”可能象征着失去挚友后的羞愧与不安。
  • 艺术手法:诗歌采用了许多象征和隐喻手法,比如“晨床蒙蛛丝”和“宵月啮鼯齿”,这些细节描写增强了诗歌的表现力和深度。

颜伯珣的《孤琴叹》以其深沉的情感、丰富的意象和深刻的哲学意味成为了中国古代文学中不可多得的佳作,它不仅体现了作者对友情的珍视,也折射出那个时代人们的普遍情感与生活状态。通过这首诗,人们可以窥见宋代文人的内心世界以及他们对生命、自然和社会的看法。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