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居杂诗十九首 · 十八

槭槭秋林细雨时,天涯飘泊欲何之?
空山流水无人迹,何处蛾眉有怨词?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东居杂诗十九首·其十八》是近代诗人苏曼殊创作的一首杂诗。下面将详细介绍这首诗:

  1. 作品信息
  • 诗人简介:苏曼殊,近代著名诗人,他的作品多表达了对家乡和亲人的深切思念。
  • 写作背景:该诗写于苏曼殊身在日本之时,当时他因无法直接回到故乡而深感忧伤与无奈,因此创作了这首感怀之作。
  1. 诗的主题内容
  • 思乡之情:诗人通过描绘秋千院落、月如钩的景象,以及花阴下的懒上楼的情景,表达了自己对故乡的深深怀念。
  • 孤独寂寞:诗中的“露湿红蕖波底袜,自拈罗带淡蛾羞”描绘了一幅女性在月光下独自梳理发髻的静谧画面,透露出一种孤独与寂寞的情感。
  • 哀怨情绪:“相逢莫问人间事,故国伤心只泪流”这句表达了作者对故土的哀愁和不舍。
  1. 艺术手法与风格
  • 细腻描写:诗歌通过对秋夜、庭院等场景的细腻描写,构建了一种凄美而深沉的氛围,使读者能够感受到诗人内心的复杂情感。
  • 象征与隐喻:诗中“猿”字的使用,可能具有多重含义,既有自然界的元素,也可能隐喻着作者自身的境遇或心境。
  • 情感真挚:整首诗歌洋溢着真挚的情感,无论是对故乡的思念,还是对孤独生活的感慨,都表现得淋漓尽致。
  1. 文化意义与影响
  • 情感共鸣:这首诗通过简洁的语言传达了复杂的情感,容易引起人们对于家国情怀和文化身份的思考。
  • 文学价值:作为现代诗的代表之一,它以其独特的语言风格和深刻的主题内容,在中国现代诗歌史上占有重要位置。
  1. 历史评价
  • 名句流传:《相逢莫问人间事,故国伤心只泪流》这两句成为了经典,被广泛传颂,显示了其在文学史上的影响力。

《东居杂诗十九首·其十八》不仅体现了苏曼殊深厚的情感底蕴,同时也展示了他对自然景色的独特感知能力。这首诗不仅是苏曼殊情感世界的真实写照,也是中国现代诗歌宝库中的瑰宝。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