己丑十九日由吴淞北行海中遇风雪二十四日大沽候潮用东坡出峡韵同伯晋苏生作

千花滞春江,遵海得清旷。
十日溷芳尘,登舟寄孤畅。
僬僬仆走下,床床客分上。
乘桴九夷俱,望友三益访。
旧雨新喜见,今游后难忘。
笑语谷雷𥔀,深谈溪泉涨。
房蜂杂主宾,坩鲊错盆盎。
宵卧纷酣梦,晨兴愕奇状。
蜒雨昼既霾,沙雪宿加酿。
风排群足跛,波震余心荡。
膨腹杂若糟,涔头眩迷向。
屏息求安隐,挥手谢供帐。
屡簸豆跃箕,欲镕金失矿。
正命知平生,危想入谲诳。
水裂蛟窟眠,漈落鱼腹葬。
杌隉历昏旦,在险气逾王。
窥窗挂桅镫,欹枕打船浪。
众中能赌诗,病起讵扶杖。
夺席肆幽探,倚壁接高唱。
忠信愧波涛,颠连存想像。
狂澜世终回,斯文天不丧。
潮来丁字沽,矫首倏寻丈。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这是一首描绘海上航行和自然景观的古诗,其中包含了作者的行程经历和对自然环境的感受。

在这首诗中,“己丑十九日”指的是具体的日期,而“由吴淞北行海中”则描述了诗人从吴淞出发,沿着海岸向北航行的情景。诗中提到“遇风雪”,这可能意味着在旅途中遇到了恶劣的天气条件。接下来的诗句提到了“二十四日大沽候潮用东坡出峡韵同伯晋苏生作”,这里“大沽”可能是一个地名,而“用东坡出峡韵”则表明诗人使用了苏轼(东坡)的风格或音调来创作诗歌。同时提到“伯晋苏生”,这可能是指与诗人同行的人,而“作”则表示完成一首诗歌的创作。

这首诗是关于海上旅行的记录和对自然景象的描述,展现了诗人在特定环境下的创作活动。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