入山复十里,积翠交万重。
曾经太华险,履此能从容。
霞外鹄影微,霁初雪意慵。
薄薄田舍酒,疏疏远寺钟。
泉汲思中泠,樵衲来上封。
乡梦莼一丝,春锦花千峰。
万类共悲喜,孤筠观淡浓。
兹游任醒醉,箕颍怀前踪。
由衡岳南台寺历玉版桥至半云庵后山谒庭柏禅师墓还至田家醉书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由衡岳南台寺历玉版桥至半云庵后山谒庭柏禅师墓还至田家醉书》是清代著名诗人严玉森的古诗作品。这首诗描绘了作者从衡岳南台寺出发,历经玉版桥,前往半云庵后山,最终到达田家,并在那里醉酒作诗的经历。以下是对这首诗的具体介绍:
诗歌原文:
入山复十里,积翠交万重。曾经太华险,履此能从容。
霞外鹄影微,霁初雪意慵。作者介绍:
严玉森,字东白,又字东白生,号石屏,江苏常熟人。他是清朝时期的一位文学家和书法家,其诗歌、散文和书画均有很高的艺术价值。诗歌鉴赏:
严玉森的这首《由衡岳南台寺历玉版桥至半云庵后山谒庭柏禅师墓还至田家醉书》不仅是一首表达作者对自然景观和人生经历感悟的诗歌,也是一篇具有深厚文化底蕴和美学价值的文学作品。通过对这首诗的学习与欣赏,可以深入理解中国古代文人的山水情怀及其在自然中寻找精神寄托的生活态度。
严玉森的《由衡岳南台寺历玉版桥至半云庵后山谒庭柏禅师墓还至田家醉书》不仅体现了诗人深厚的文学功底和高超的艺术技巧,也传达了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思想。通过对这首诗的学习,读者能够更好地领略中国古代诗歌的魅力,同时也能够从中汲取生活的智慧和艺术的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