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夕和春声阁韵

秋河如画碧迢迢,香冷云屏梦寂寥。
花影低垂帘不卷,人闲天上可怜宵。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七夕和春声阁韵》是清代诗人严蘅创作的一首七言绝句。下面将深入探讨这首诗的各个方面:

  1. 作者介绍
  • 生平背景:严蘅,字端卿,仁和人。钱塘陈元禄室。有《嫩想盦诗集》。其诗作多反映了当时文人对自然美、社会生活及个人情感的细腻观察与深切体会。
  • 创作时间:此诗作于清代。作为清朝的文人,严蘅的作品反映了当时社会的政治、文化背景,也体现了文人对自然美景的独特感悟。
  • 文学地位:严蘅的诗作在清代文坛上具有一定的影响力。他的诗歌风格独特,擅长运用简洁而富有意境的语言来表达深沉的情感和哲理,深受后世读者喜爱。
  1. 诗歌原文
  • 秋河如画碧迢迢:描绘了一幅秋天河流的画面,河水清澈如画,波光粼粼,给人一种宁静致远的感觉。
  • 香冷云屏梦寂寥:形容夜晚的香炉散发出的香气虽然幽雅,但却未能驱赶内心的孤寂与落寞。
  • 花影低垂帘不卷:描写了室内的花影低垂,窗帘却未被掀起的情景,暗示着屋内主人的闲适与慵懒。
  • 人閒天上可怜宵:表达了一种对时间流逝的感慨,认为即使是在美好的夜晚,也难以摆脱寂寞与无奈的心情。
  1. 诗歌赏析
  • 意境营造:这首诗通过描绘秋夜中的自然景色和人物心理活动,营造出一种静谧、清冷而又略带孤寂的氛围,使读者仿佛置身于那个宁静的夜晚。
  • 用词讲究:诗中使用了如“秋河”、“云屏”等意象,既形象又富有诗意,展现了诗人深厚的文化底蕴和对自然美的敏锐捕捉。
  • 情感传达:整首诗流露出一种对美好事物的珍惜和对孤独时刻的无奈,体现了古代文人对于人生哲理的深刻感悟。

《七夕和春声阁韵》以其独特的艺术魅力和深刻的情感内涵,成为中国古代文学宝库中的一颗璀璨明珠。通过对这首诗的赏析,不仅能感受到古代文人的情感世界,还能进一步理解他们对于自然和社会的独到见解。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