雨中复上岱宗遇聂二

夜雨侵客枕,山云宿官阁。
起听新瀑声,遥从空涧落。
因思凌孱颜,飘然出城郭。
抱癖怜寡谐,不惮湿芒屩。
陟历忽逢君,笑谓似宿诺。
相与事跻攀,一一恣搜索。
东崖叠壁垒,西岭攒剑锷。
瞩目千芙蓉,云中辨隐约。
万松为笙竽,寒风噫崖崿。
盘回走玉龙,联络垂珠箔。
大声吼波涛,小声击铃铎。
石凹水凝垘,笠斜风欺箬。
黑云看屡翻,雷雨复交作。
飞来涧底龙,喷洒遍林壑。
归舆时恐倾,磴滑难停脚。
未免俗士讥,亦任山鬼谑。
静悟造物心,所忌在极乐。
不知雨更佳,兹游足凌轹。
况有未来人,尚为尘事缚。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雨中复上岱宗遇聂二归简朱大》是清代诗人罗聘的一首古诗,该诗通过描绘一幅山雨夜行的画面,展现了作者独特的艺术风格和深厚的情感体验。

从诗歌的内容来看,《雨中复上岱宗遇聂二归简朱大》通过夜雨侵客枕、山云宿官阁等景象的描写,营造出一种静谧而又深沉的氛围。诗中的“起听新瀑声,遥从空涧落”,不仅描绘了雨中的声音,也体现了对自然景观的细致观察和内心感受的结合。这种对自然元素的敏感捕捉与内在情感的融合,是罗聘诗歌的一大特色。

从诗歌的艺术手法来看,这首诗运用了丰富的修辞手法,如拟人、比喻等,使得整首诗更加生动形象。例如,“抱癖怜寡谐,不惮湿芒屩”一句,通过拟人的手法,赋予了自然景物以人的情感特征,增强了诗歌的表现力。此外,诗中的“抱癖怜寡谐”以及“陟历忽逢君,笑谓似宿诺”等句子,都巧妙地运用了典故和隐喻,使得诗歌的含义更为丰富多层,引人深思。

在诗歌的文化背景和社会价值方面,《雨中复上岱宗遇聂二归简朱大》不仅仅是一首表达个人情感的诗歌,它也反映了当时文人对于自然美和人文情感的独特理解。罗聘作为清代诗人,其作品往往蕴含着那个时代的文化精神和审美追求。通过对自然的细腻描绘和对人情世故的深刻体察,罗聘的作品不仅展示了清代诗词的魅力,也为后世留下了宝贵的文化遗产。

《雨中复上岱宗遇聂二归简朱大》是一首表现力强、艺术价值高、文化内涵丰富的诗歌作品。它不仅体现了诗人对自然景色的敏锐捕捉和深刻感悟,也展示了清代诗词的艺术特色和审美追求。通过对这首诗的学习与鉴赏,人们能够更深入地理解和欣赏中国传统文化的深厚底蕴和独特魅力。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