松窗镫焰细,山院雨声秋。
梦冷云留榻,天寒雁过楼。
泉流深壑静,钟响夜堂幽。
不尽萧疏意,狂吟醉未休。
宿广应寺夜雨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宿广应寺夜雨》是唐代诗人苏章阿创作的一首七言绝句。这首诗通过简洁而富有意境的语言,展现了夜晚广应寺的宁静与幽美,以及作者在雨中的独特感受和心境。下面将具体介绍这首诗的特点、艺术价值及其在文学史上的地位:
诗歌原文:
松窗镫焰细,山院雨声秋。
梦冷云留榻,天寒雁过楼。
泉流深壑静,钟响夜堂幽。
不尽萧疏意,狂吟醉未休。主题内容:诗中描绘了夜晚广应寺的景色和作者的内心世界。松树窗户下的灯笼发出微弱的光芒,雨声在寂静的山谷中回荡。梦中的云朵还留在床上,寒冷的天气里大雁飞过古老的楼阁。泉水在深深的山谷中流淌,夜幕中的钟声显得格外幽静。尽管外面的世界充满了萧瑟之意,但作者还是忍不住地吟咏和歌唱,直到醉意未消。
艺术风格:这首诗的语言简洁明了,情感深沉内敛,体现了古典诗歌“清水出芙蓉,天然去雕饰”的风格特点。诗中运用了丰富的意象和比喻,如“松窗镫焰细”、“梦冷云留榻”,通过这些细腻的自然描写,传达了一种淡淡的哀愁和对自然美的感悟。整体上,这首诗展现了一种静谧而深远的艺术境界,让人仿佛置身于广应寺那幽暗而宁静的环境中,感受到作者的情感波动。
《宿广应寺夜雨》不仅是一首诗,更是一种文化符号和审美追求的体现。通过对这首诗的分析,可以更好地理解和欣赏中国古代诗歌的魅力和深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