久将云水拟行踪,小住招提百虑空。
长物尚余黄卷在,生涯依旧短檠中。
神仙字已三番食,弥勒龛真此日同。
忽忆仲翔知己语,思君迢递遣诗筒。
移居光孝寺寄陈仲卿
介绍
《移居光孝寺寄陈仲卿》是颜斯总创作的一首七言律诗,表达了诗人在光孝寺居住时的心境和对友人的思念之情。下面将对这首诗及其作者进行介绍:
作者简介:《移居光孝寺寄陈仲卿》的作者是颜斯总,字诒铨,号君猷,为清代著名诗人。颜斯总出生于南海,曾于嘉庆庚午年(1810年)中举人,并有《听秋草堂诗钞》传世。他的生平与创作活动,不仅显示了他深厚的文学造诣,也反映了当时文人的生活状态和社会背景。
诗歌原文:这首诗的原文如下:
久将云水拟行踪,小住招提百虑空。
长物尚余黄卷在,生涯依旧短檠中。
神仙字已三番食,弥勒龛真此日同。
忽忆仲翔知己语,思君迢递遣诗筒。诗歌赏析:首句“久将云水拟行踪”,颜斯总用“云水”比喻自己的人生态度,即随遇而安、无拘无束。第二句“小住招提百虑空”,则表现了诗人在寺院中的闲适生活和心灵的超脱。第三句“长物尚余黄卷在”,展示了他在简朴生活中仍保留着对学问的追求和尊重。最后两句通过“神仙字已三番食,弥勒龛真此日同”表达了对佛家修行生活的向往,同时也透露出对朋友陈仲卿的深切怀念。尾句“忽忆仲翔知己语,思君迢递遣诗筒”更是将个人情感和友情推向高潮,展现了诗人内心的复杂情感和对远方朋友的深情思念。
艺术特色:颜斯总的诗歌语言精炼而富有哲理,情感真挚而深沉。其诗作多以自然景物为载体,抒发内心情感。同时,颜斯总还擅长运用对比手法,如将世俗的繁忙与佛家的清净相对比,使得诗作更加丰富多彩。此外,他的作品也体现了清代文人特有的文化追求和审美情趣,具有较高的艺术价值。
文化背景:颜斯总生活在一个充满变革的时代,社会动荡和文人的困境使他的诗歌带有浓厚的时代色彩。通过对佛教文化的借鉴和思考,颜斯总试图在尘世中找到精神的寄托,这也在他的诗歌中得到了体现。
《移居光孝寺寄陈仲卿》以其深邃的情感表达和独特的艺术风格,成为了研究清代诗歌不可绕过的一部作品。对于读者而言,了解这首诗及其作者的背景、内容和艺术特色,不仅能提升文学素养,还能更深入地理解那个时代的文化氛围和文人心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