浮生难得是清闲,一棹寻僧共往还。
古佛笑迎前度客,夕阳红过隔江山。
人来粉剩金残地,秋在黄花白雁间。
有约虹桥买村酒,暮钟声裹别禅关。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浮生难得是清闲,一棹寻僧共往还。
古佛笑迎前度客,夕阳红过隔江山。
人来粉剩金残地,秋在黄花白雁间。
有约虹桥买村酒,暮钟声裹别禅关。
《小春初旬周筱云芷衫约同阮梅叔明经陈鲁山孝廉游平山堂归至虹桥小饮以同游平山堂分咏拈得山字》是明代文学家杨慎创作的一首七言律诗。此诗描绘了作者在与友人游览平山堂时的所见所感,展现了当时文人墨客的风采。
杨慎(1488年-1572年),字用修,号升庵,四川新都(今成都市新都区)人。明代著名文学家、史学家、书画家和词曲家,曾任礼部尚书等职。其作品广泛涉及诗歌、散文、戏曲等领域,尤以散文见长,被誉为“明代第一文宗”。他的诗词风格豪放不羁,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和历史价值。
这首诗中,杨慎描述了自己与朋友们游览平山堂时的所见所闻,表达了对自然美景的赞美和对友情的珍视。诗中的“小春初旬”指的是春季的初期,“周筱云”是朋友的名字,“芷衫约同阮梅叔明经陈鲁山孝廉游平山堂归至虹桥小饮以同游平山堂分咏拈得山字”则是指他们一起游览平山堂并饮酒作诗的情景。整首诗通过对平山堂、自然风光和友情的描绘,展现了诗人独特的个性和才华,也体现了古代文人之间的友谊和互相欣赏的精神。
我提供的信息是基于杨慎的生平和作品,但具体的诗歌内容可能会根据不同的版本和解读而有所不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