惊风匿白日,山深路如漆。
乌店灰烬余,一二破土室。
老叟迓客坐,欲语神惨栗。
自言就木年,平头六十一。
有男己娶妇,菽水欢绕膝。
更有乳下孙,调弄慰衰疾。
昨月寇突至,仓猝生离别。
我老骨髓乾,欲逃逃不脱。
长跪乞贼怜,股悚甘嗔喝。
筛簸我稻粱,颠倒我裋褐。
一棺久待死,斧作薪柴艺。
胆裂潜吞声,贼去幸复活。
近稍集流亡,初从乱离说。
云我子恋妇,十步每九蹶。
更有襁褓儿,呱呱难舍决。
大半落贼手,残害为异物。
敢望骨肉欢,异时聚蓬筚。
但愿抚其尸,一洒眼中血。
天明叟出门,扶杖寻儿骨。
乌家更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乌家更》是一首描写农村生活与家族兴衰的古诗,体现了中国古代农民的生活状况及家族情感的细腻描绘。诗中通过具体的场景和人物,展现了农民在艰难岁月中的坚韧与无奈,以及家族亲情的深厚。诗的原文如下:惊风匿白日,山深路如漆。乌店灰烬余,一二破土室。老叟迓客坐,欲语神惨栗。自言就木年,平头六十一。有男己娶妇,菽水欢绕膝。更有乳下孙,调弄慰衰疾。昨月寇突至,仓猝生离别。
诗的开篇“惊风匿白日,山深路如漆”,生动地描绘了一幅山村深处的景象,大风隐匿了阳光,使山路显得更加幽暗。这既是自然景观的真实写照,也隐喻着诗人内心的不安与忧虑。紧接着,“乌店灰烬余,一二破土室”两句,诗人以“乌店”为线索,勾勒出了一座荒废多年的小房子,象征着昔日繁华的消逝。“破土室”暗示着家族的衰落与变迁。接着,“老叟迓客坐,欲语神惨栗”描绘了一位老翁热情迎接客人的情景,但当谈及自己的年纪时,却流露出深深的悲伤和恐惧。这种情感的变化,不仅反映了老人的心态,也透露出时代的动荡给普通百姓带来的影响。
“自言就木年,平头六十一”进一步展示了诗人对自身年龄的认知,同时也映射出家族成员的年龄结构,“平头六十一”可能指的是家中有男性已经成婚并有了孩子,而“豆水欢绕膝”则形容家中子女围绕身边,充满温馨和欢乐。然而,“更有乳下孙,调弄慰衰疾”则展现了更为复杂的情感世界。这里不仅有对孙子的疼爱,也有对老年困境的自我安慰。最后,“昨月寇突至,仓猝生离别”更是将诗人的命运和时代背景紧密相连,表达了一种无奈和悲壮。
《乌家更》不仅是对一个村庄、一个家族乃至一代人命运的描述,更是对中国封建社会末期农民生活状态的深刻揭示。通过对这首诗的学习,人们可以更深入地理解古代社会的变迁及其对普通百姓生活的影响。它提醒着我们,历史虽远,但其影响深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