洞仙歌 · 品茶

烛明香炷。正烧灯时序。一桁湘帘透疏雨。值午餐传后,酉饮醒时,好安排、槐火松炉烟缕。
沧浪遗迹在,分得新泉,唤取鸦头试春水。小瀹旗枪,檀口香生,细领略、兰芽蕙蕊。
且贮向哥窑,到更阑、■消渴情怀,吹箫伴侣。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洞仙歌·品茶》——苏东坡的诗意生活

饶芝祥,江西南城县人,字占斋。光绪十一年(1885)贡生,中举人,十五年考授内阁中书。20年成进士选授编修,26年八国联军攻占北京,随帝和慈禧太后逃至西安。宣统三年(1911)四川爆发保路风潮,上书请撤总督赵尔丰,未被采纳,后调任贵州铜仁知府。赴任途中,辛亥革命爆发。

词前小序提到,这首《洞仙歌》是苏轼在47岁那年根据其记忆中当年老尼所讲的孟昶与花蕊夫人夏夜纳凉的故事,承接从记忆中打捞出来的两句孟昶的词“冰肌玉骨,自清凉无汗”,铺写而成。

《洞仙歌·冰肌玉骨》是宋代文学家苏轼的词作。此词以丰富的想象,再现了五代时期后蜀国君孟昶和他的妃子花蕊夫人夏夜在摩诃池上消夏的情形,突出了花蕊夫人美好的精神境界,抒发了作者对时光流逝的惋惜和感叹。

词中提到的“烛明香炷”的场景,描绘了一幅宁静的画面。正烧灯时序,一桁湘帘透疏雨,值午餐传后,酉饮醒时,好安排、槐火松炉烟缕。这样的场景,让人感受到一种闲适而优雅的生活态度。

接下来是词中的“沧浪遗迹在,分得新泉,唤取鸦头试春水。小瀹旗枪,檀口香生,细领略、兰芽蕙蕊。”这几句描述了词人亲自泡茶、尝茶的过程,细腻而生动。这种生活细节的描绘,使得整首词更加贴近读者的生活,让人感同身受。

结尾部分:“且贮向哥窑,到更阑、消渴情怀,吹箫伴侣。”词人通过泡茶来消渴解乏,同时也找到了新的伴侣和朋友,表达了词人的乐观态度和对生活的热爱。

《洞仙歌·品茶》不仅是一首词作,更是一种生活的艺术。它让我们看到了苏轼在谪居黄州时的生活状态,也让我们感受到了他对美好生活的追求和向往。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