寄凌叔子

岁宴山中桂树枯,思君渺渺海云孤。
春生驿路花开未,雪涴征衫雁到无。
才子京华愁旅食,散人笠屐隐江湖。
谁怜水国三千里,烟水苍茫一钓徒。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顾鸿志的《寄凌叔子》是一首充满情感和哲理的诗作。这首诗描绘了作者在山中度过的岁月,以及他对友人的深切思念。下面将详细介绍这首诗:

  1. 诗歌原文及翻译赏析
  • 诗歌原文
    岁宴山中桂树枯,思君渺渺海云孤。春生驿路花开未,雪涴征衫雁到无。

  • 译文
    山中岁月漫长,桂树已经枯萎;
    远方的朋友啊,你的思念如此遥远,就像海天一色。
    春天来临,驿路上的花儿刚刚绽放,
    而你却未能归来,白雪覆盖了你的征衫,大雁也未曾飞来。

  • 赏析:《寄凌叔子》这首诗通过描绘山中的自然景色与季节变化,反映了诗人内心的孤独与对友人的深切思念。诗句中“岁宴山中桂树枯”表达了时间在山中的流逝,以及环境的艰苦和寂寞。同时,“思君渺渺海云孤”则进一步强调了与朋友之间距离的遥远与内心的空虚。春天的到来本应带来生机与希望,但诗人却看到“春生驿路花开未”,暗示着尽管自然界充满了变化,但在他心中,春天的到来并未带来任何慰藉。最后一句“雪涴征衫雁到无”,则表达了对于友人归来的期盼以及失望之情。整首诗语言简练,意境深远,展现了诗人深沉的情感和对友情的珍视。

  1. 诗歌背景和创作风格
  • 时代背景:顾鸿志生活在明代,这是一个文人辈出的时代,同时也是一个思想活跃、变革频繁的社会。在这样的背景下,顾鸿志的作品既反映了当时文人的生活状态,也体现了他们对社会责任和历史使命的思考。
  • 创作风格:顾鸿志的诗文风格独特,他的诗歌往往具有深刻的哲理性和鲜明的个性色彩。他在作品中不仅关注个人的情感体验,还经常对社会现象、历史变迁以及人性的复杂性进行深入探讨。
  1. 文学价值和社会影响
  • 文学价值:《寄凌叔子》以其独特的艺术魅力和深邃的思想内容,成为了中国古典诗歌中的佳作。其简洁而富有力度的语言,深刻的情感表达,以及对人生哲理的深刻洞察,使其成为中国文学宝库中的瑰宝。
  • 社会影响:顾鸿志的诗歌不仅在当时产生了广泛的影响,而且对后世的文学创作和理论研究也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他的作品激发了人们对美好人际关系和深厚友谊的向往,也提醒人们在复杂的社会环境中保持对真善美的追求,这对中国社会的价值观和人文精神有着积极的推动作用。

可以发现顾鸿志的《寄凌叔子》不仅是一首表达个人情感的经典之作,也是一首蕴含深邃哲学思考和人生感悟的文学作品。它不仅反映了顾鸿志的个人经历和情感世界,也折射出了明代文人的文化风貌和社会环境。这首作品以其独特的艺术魅力和深刻的思想内容,在中国古典诗歌中占据了重要的地位,并持续影响着后世的文学创作和理论研究。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