寄怀宁海王香坪明经

语溪春酒别同袍,三载相思首重搔。
江汉水趋吴地远,东南云阻越山高。
重来感事凋双鬓,何处逢君醉浊醪。
闻道传经多胜概,未妨垂白卧蓬蒿。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寄怀宁海王香坪明经》是清代诗人龚润森的一首古诗。这首诗表达了作者因离别而引起的深深思念,以及对未来重逢的期盼。下面将详细解析这首诗:

  1. 诗的原文
  • 语溪春酒别同袍,三载相思首重搔。
  • 江汉水趋吴地远,东南云阻越山高。
  • 重来感事凋双鬓,何处逢君醉浊醪。
  • 闻道传经多胜概,未妨垂白卧蓬蒿。
  1. 诗句解读
  • 语溪春酒别同袍:描述了与友人在春日里相聚饮酒的情景,春日的温暖和美酒使得大家心情愉悦。
  • 三载相思首重搔:表达了三年来的思念之情,每一次想起都要忍不住地用手搔头。
  • 江汉水趋吴地远:描绘了江汉之水流向远方的吴地,暗示着地理距离的遥远。
  • 东南云阻越山高:描述了南方的云朵阻挡视线,越山显得更加高大,这可能寓意着对远方朋友的思念和牵挂。
  • 重来感事凋双鬓:意味着经过时间的流逝,作者感受到世事变迁,自己的头发也变得花白。
  • 何处逢君醉浊醪:表达了对旧友重逢的期望,希望在醉酒中能与朋友相见。
  • 闻道传经多胜概:听闻朋友传经授业,传授了许多宝贵的经验。
  • 未妨垂白卧蓬蒿:表示虽然年岁已高,但仍不妨碍自己像草一样自在地生活。
  1. 诗的主题
  • 这首诗通过描写与朋友的分别和重逢,表达了深厚的友情和对未来重逢的期待。同时,通过对自然景象的描绘,如“江汉水”和“越山高”,反映了诗人对时间和空间变迁的感慨。

《寄怀宁海王香坪明经》不仅展现了诗人与友人间的深厚友谊,还反映了他对时间流逝、自然变化的深刻感悟。通过对自然景观和个人情感的细腻描绘,这首诗成为了表达友情和哲理的经典之作。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