瑶华挠双成画像

云英嫁了,弄玉归来,向翠楼琼户。虚无万叠,试问取、金阙西厢何处。容华绝代,是王母、前头人数。看紫衣、仙佩非耶,汉殿夜凉归去。
低鬟小按霓裳,唱月底仙声,记否亲遇。霞宫侍宴,浑忘了、听水听风前度。天青海碧,也只合、其中小住。笑人间、儿女聪明,倒写成双名字。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瑶华·挠双成画像》是清代词人龚自珍所作的一首词。该作品以其独特的艺术风格和深邃的意境,成为了中国古典诗词中的经典之作。以下对这首文学作品的具体介绍:

  1. 作者:龚自珍
  • 字瑶人,号定盒,浙江仁和(今杭州)人。
  • 清代思想家、文学家,近代思想、文学及改良主义的先驱者。
  1. 创作背景:此诗作于道光九年(1829年),龚自珍官至礼部祠祭司行走、主客司主事。在这段仕途生涯中,他目睹了清朝统治者的种种弊端,深感国事日非,于是开始积极寻求变革之道。他的诗文主张“更法”、“改图”,揭露清统治者的腐朽,饱含忧国忧民之情和追求理想的精神。

  2. 诗歌原文
    云英嫁了,弄玉归来,向翠楼琼户。虚无万叠,试问取金阙西厢何处。
    容华绝代,是王母前头人数。看紫衣、仙佩非耶,汉殿夜凉归去。
    低鬟小按霓裳,唱月底仙声,记否亲遇?霞宫侍宴,浑忘了听水听风前度。

  3. 诗歌鉴赏

  • 意境高远:龚自珍通过这首诗表达了自己对理想生活状态的向往。他用云英和弄玉这两个传说中的仙女形象,象征着纯洁美好的爱情和理想境界。同时,他也借此表达了对现实社会的不满和批判。
  • 语言精炼:龚自珍的词句简洁而富有韵味,如“试问取金阙西厢何处”一句,既表达了诗人的困惑和无奈,又展示了他对美好事物的渴望和追求。
  • 情感深沉:这首诗充满了诗人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对现实的深深忧虑。它不仅反映了当时社会的现实问题,也展现了诗人个人的情感世界和价值观。

《瑶华·挠双成画像》不仅是龚自珍个人的文学创作,也是清代乃至整个中国诗歌史上的一个重要里程碑。这首诗以其独特的艺术风格和深刻的思想内容,成为了中国古典诗词中的瑰宝,值得后人细细品味与研究。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