幽梦四更醒。欸乃声停。吴天月落半江阴。蓦地横吹三孔笛,聘取湘灵。
螺髻锁娉婷。烟雾青青。看他潮长又潮平。香草美人吟未了,防有蛟听。
浪淘沙 · 舟中夜起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浪淘沙·舟中夜起》是清代词人龚自珍所创作的一首词。这首词以其独特的艺术风格和深刻的思想内涵,在文学史上占据着举足轻重的地位。以下是对这首词的详细分析:
作者介绍:龚自珍(1792-1841),字瑶人,号定盒,浙江仁和(今杭州)人。他是清代著名的思想家、文学家,同时也是一位改革者。他的文学作品中充满了忧国忧民的情感,并表现出一种追求理想的浪漫主义精神。他的作品不仅反映了个人的思想情感,也表达了对时代和社会的深刻反思。
创作背景:这首词作于清朝道光九年(1829年),当时龚自珍进士及第,担任了礼部祠祭司行走、主客司主事等职。他的官场生涯虽然顺利,但在政治现实的压力下,他始终关注社会问题和个人理想。因此,他的词作多带有批判和反思的成分,而《浪淘沙·舟中夜起》便是在这样的背景下诞生的。
艺术特色:《浪淘沙·舟中夜起》以简洁明快的语言描绘了一幅清冷的月夜江景图。其中“幽梦四更醒”与“欸乃声停”两联,通过细腻的笔触勾勒出船夫劳作归来,月光照耀之下,江面宁静的画面。此外,词中的“螺髻锁娉婷”、“烟雾青青”,以及“香草美人吟未了”等意象,都展示了作者对自然美和人文美的深切感受和热爱。
《浪淘沙·舟中夜起》不仅作为文学作品本身具有高度的艺术价值,其所蕴含的思想内容和历史价值同样值得深入研究。通过对这首诗的学习与鉴赏,不仅可以更好地理解中国古典文学的魅力,也可以从中汲取前行的力量,激励人们在面对困难和挑战时保持乐观和进取的态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