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字令送南渟

青杨白杨。六房五房。愁看蓦上江航。趁春风半樯。
柴门旧乡。渔矶未荒。输君归弄鸳鸯。一村村水香。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四字令·送南渟》是清代诗人龚翔麟创作的一首词。下面将详细介绍这首诗的各个方面:

  1. 作者介绍
  • 基本资料:龚翔麟,字天石,号蘅圃,浙江仁和(今杭州)人,清代著名的文学家和藏书家。
  • 生平经历:龚翔麟曾中顺天乡试乙榜,后历任工部主事、陕西道监察御史等职,并有直声,归隐后致力于文学创作。
  1. 诗歌原文
  • 原文展示:青杨白杨。六房五房。愁看蓦上江航。趁春风半樯。柴门旧乡。渔矶未荒。输君归弄鸳鸯。一村村水香。
  • 注释说明:诗句中的“青杨”和“白杨”指代金陵巷名,而“柴门旧乡”则表达了一种对故乡的深情怀念。
  1. 创作背景
  • 时代背景:这首诗创作于清朝中期,反映了当时文人的生活状态与情感世界。
  • 个人经历:龚翔麟作为一位历经官场沉浮的官员,其作品中往往蕴含着对人生的感慨以及对故土的眷恋。
  1. 作品赏析
  • 艺术特色:这首四字令语言简练,意象丰富,通过对比、排比等修辞手法,展现了作者独特的审美情趣和深邃的情感世界。
  • 文化价值:作为清代文学的代表作品之一,《四字令·送南渟》不仅展示了诗人的文学才华,也反映了当时的社会风貌和文化氛围。
  1. 名家点评
  • 朱彝尊评价:与朱彝尊等人合称浙西六家,可见其在清代文学史上的重要地位。
  • 其他学者观点:学者们对于龚翔麟的诗词创作给予了高度评价,认为其作品具有深厚的文化底蕴和较高的艺术价值。
  1. 历史影响
  • 流传广泛:《四字令·送南渟》在历史上广为流传,成为了研究清代文学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 后世评价:历代以来,这首词一直被视为优秀的文学作品,受到读者和研究者的广泛关注。

龚翔麟的《四字令·送南渟》不仅是一首表达离别之情的词作,也是一幅反映清代社会风貌的文化画卷。通过对这首诗的研究,可以更深入地理解那个时代的文化背景和个人情感,同时也能感受到古代文人的生活情趣和精神追求。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