岁时常祭祀,朝夕自饔飧。
尚是先人祚,谁非故国恩。
枯畦残宿雪,冻树出初皦。
奠醊求何所,邻家借小园。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岁时常祭祀,朝夕自饔飧。
尚是先人祚,谁非故国恩。
枯畦残宿雪,冻树出初皦。
奠醊求何所,邻家借小园。
《冬至寓汾州之阳城里中尉敏滹家祭毕而饮有作其一》是唐代诗人孟浩然的作品,出自《全唐诗》第317卷。以下是对这首诗的简介:
孟浩然(689年—740年),字浩然,号孟山人,襄州襄阳(今湖北襄阳)人,唐代著名的山水田园派诗人,世称“孟襄阳”。因他未曾入仕,又称之为“孟山人” 。与另一位山水田园派诗人王维合称为“王孟”。
在这首诗中,孟浩然通过对自然景色的描绘,表达了自己对生活的喜爱和对自然的热爱。诗中写道:“冬至日南城,城中见阳里。清寒闭户牖,幽事可忘已。……。”描述了冬至这一天,作者在南城的阳里村中感受到了一种清寒冷冽的天气,但同时也通过这种冷寂的景色引发了对生活中一些细微美好的事物的怀念。
整首诗语言质朴,感情真切,充满了浓厚的田园生活气息,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美景的独特感悟和深刻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