功名凭燕颔,三十佩吴钩。
天地看横角,风尘避短裘。
还家如出塞,多难贱封侯。
自古磨崖绩,书生据上头。
吴郎南征赋别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吴郎南征赋别》是明代诗人龚鼎孳创作的一首诗。这首诗不仅展示了作者丰富的文学造诣,还折射出当时社会的风貌与文人的生活态度。以下是对这首诗的详细解析:
创作背景:《吴郎南征赋别》的创作时间与诗人龚鼎孳的经历紧密相关。龚鼎孳(1615-1673)是明朝末年的著名文学家,他的诗歌创作在当时享有盛誉。在清初的历史背景下,龚鼎孳经历了由明入清的转变,这一过程中,他目睹了许多社会变革和人民疾苦,这些经历反映在他的诗歌中。
诗歌内容:诗中的“一剑朱云得,今看出匣锋”,意味着在动荡的时代中,诗人仍保持着锐气未泯的志向与勇气;“饭难忘巨鹿,人不异卢龙”,表达了诗人对历史英雄的敬仰,同时也反映了他对个人命运与国家兴衰的深刻思考。“国士知弓治,家声薄鼎钟”,则展现了他对于家族荣耀与个人才能的双重追求。最后一句“击奸兼破贼,吾欲卷书从”,透露出诗人想要投身国家大事的决心与勇气。
艺术特色:龚鼎孳的诗歌注重情感的真挚表达和意境的深远开掘。通过对自然景象和历史的描绘,以及对社会现状的深刻反思,展现了一位有志之士在乱世中保持清醒与坚定的情操。这种独特的艺术风格不仅使《吴郎南征赋别》成为一首值得传颂的佳作,也为后世留下了宝贵的文化遗产。
《吴郎南征赋别》不仅是一首具有深厚文化底蕴的文学作品,更是诗人龚鼎孳心路历程的写照。通过这首作品,人们不仅能够感受到那个时代文人的精神风貌,还能体会到诗人对于理想与现实的深刻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