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江月 · 渡江作

箭打乱潮柔橹,鸦翻古渡青旗。春江玉雪鉴须眉。俊眼相看似此。
长剑锦骢香梦,宝钗钿瑟男儿。人言无泪洒离时。不称英雄泪耳。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西江月·渡江作》是龚鼎孳创作的一首词。下面是对这首作品的详细介绍:

  1. 作者简介:龚鼎孳(1615—1673),字孝升,号芝麓,合肥(今属安徽)人。明崇祯元年(1628)进士,官兵科给事中。清兵南下后降清,官至礼部尚书。他的文学作品以诗词为主,与钱谦益、吴伟业合称“江左三大家”,但影响不及钱、吴。

  2. 诗歌原文:箭打乱潮柔橹,鸦翻古渡青旗。春江玉雪鉴须眉。俊眼相看似此。长剑锦骢香梦,宝钗钿瑟男儿。人言无泪洒离时。不称英雄泪耳。

  3. 诗歌鉴赏:龚鼎孳在《西江月·渡江作》中,通过细腻的笔触描绘了一幅宁静而动人的江南水乡图景。诗中的”箭打乱潮柔橹,鸦翻古渡青旗”形象地展现了渡口的自然景观和繁忙的氛围。”春江玉雪鉴须眉,俊眼相看似此”则通过对自然美景的赞美,表达了诗人对美好事物的珍视和赞叹。整首词既展现了龚鼎孳的才情,又体现了他对故土的深切眷恋。

  4. 历史背景:在明朝末年,国家动荡不安,社会矛盾激化,不少知识分子选择了出仕清朝的道路以求自保或谋生。龚鼎孳作为一位官员和文学家,也在这一大环境下作出了自己的选择和表达。他的作品不仅反映了个人的心境,也折射出了那个时代的历史背景和社会风貌。

《西江月·渡江作》不仅是龚鼎孳个人情感和审美追求的体现,也是其时代背景下的产物。通过对这首诗的学习,人们可以更深入地理解龚鼎孳的文学成就以及他所处时代的文化特征。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