薄幸 · 春明寄忆

粉城春市。系马惯、谁家荡子。别袖意、菱花偷见,蓦地锦帘千里。照小窗、双蒂银蟾,深怜密唤曾如此。有腻玉轻钩,翠云浓绕,芳梦黏人难起。
数不尽、同心咒。休算作、冶游驱使。怕金铃声瘦,青骢天远,倚楼肠断斜阳里。晚香横儿。对真真、暗嘱情场,不负鸾钗紫。鸳裯凤绶,端值龙沙一死。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薄幸·春明寄忆》是一首明末清初诗人龚鼎孳创作的诗歌。下面将对这首诗进行详细介绍:

  1. 作者介绍:龚鼎孳,字子大,号野亭,是明末清初著名的文学家和诗人。他的作品在当时及后世都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其诗风清新脱俗,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
  2. 诗句原文
    粉城春市。系马惯、谁家荡子。别袖意、菱花偷见,蓦地锦帘千里。照小窗、双蒂银蟾,深怜密唤曾如此。有腻玉轻钩,翠云浓绕,芳梦黏人难起。数不尽、同心咒。休算作、冶游驱使。怕金。
  3. 诗意解析:这首诗描绘了一位荡子在春天的市集里,无意间遇见了自己心中的情人,两人相见却无法长留的情景。诗中“菱花”指的是女子的眉眼,“锦帘”则暗示了女子居住的环境或场所。“双蒂银蟾”可能是指月亮,暗喻女子的美丽如月般皎洁。整首诗通过对细腻情感的描绘,展现了主人公内心的纠结与无奈,以及对于美好时光的留恋。
  4. 艺术特色:龚鼎孳的诗作以意境深远、情感真挚而著称。他在诗中巧妙地运用了象征手法,将自然景物与人的情感紧密结合起来,使读者能够在欣赏诗篇的同时,感受到诗人的内心世界。《薄幸·春明寄忆》便是其中的佳作之一。通过这首诗,不仅能感受到诗人对爱情的深切体验,也能了解到当时文人的生活状态及其情感表达的独特方式。

《薄幸·春明寄忆》是一幅生动的情感画卷,它不仅展现了诗人对爱情的深刻感悟和独特审美,也反映了明末清初社会的文化风貌和人文情怀。这首诗不仅是文学上的珍品,更是历史和文化研究的重要资料。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