浪淘沙 · 冰灯

宝塔十三层。楼观飞惊。清凉世界住飞琼。藐姑射仙冰雪貌,玉佩瑽琤。
巧制太轻盈。细缕坚冰。六鳌海上势崚嶒。看到雪消明月夜,万点寒星。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冰灯》是清代四川诗人张问陶创作的一首七绝诗。这首诗作于乾隆年间,展示了作者对自然美景的敏锐观察与深刻感受。下面是对该作品的具体介绍:

  1. 创作背景
  • 时代背景:《冰灯》是清朝乾隆年间的作品,此时正值中国封建社会的鼎盛时期。
  • 作者信息:张问陶是四川省著名的诗人,他的作品多反映了当时社会的现实以及个人的情感体验。
  • 艺术风格:作为清朝时期的文人,张问陶擅长运用古典诗词的形式来表达个人的情感和审美观。
  1. 内容概述
  • 诗句赏析:“黑夜有炎凉,冰灯吐焰长。”这两句描述了夜晚的氛围和冰灯发出的光亮。
  • 意象描绘:通过“照来消热念,凿处漏寒光”展现了冰灯带来的清凉感以及对寒冷季节的温暖寓意。
  • 主题思想:整首诗表达了作者对自然界的敬畏之情以及在严寒中寻求心灵慰藉的愿望。
  1. 艺术特色
  • 语言风格:张问陶的诗歌语言简练而富有画面感,通过对自然现象的细腻描写传达情感。
  • 意象创造:诗中使用了许多象征性意象,如冰灯代表的清冷之美,以及火的意象所带来的温暖对比,增强了诗歌的内涵。
  • 结构布局:整体上,诗的结构紧凑,前后呼应,层次分明,使得整首诗不仅在内容上富有深度,在形式上也呈现出一种和谐之美。
  1. 历史影响与评价
  • 文学地位:张问陶作为清朝的文人,其作品在当时具有一定的影响力,被后人传颂。
  • 后世评价:《冰灯》作为他的代表作之一,受到许多现代读者的喜爱和研究,被视为中国古典诗歌中的佳作。
  • 文化价值:该作品不仅是文学上的珍品,也是了解清代文化和社会风貌的重要资料。

张问陶的《冰灯》不仅因其艺术性和美感受到赞誉,更因为它所蕴含的深厚的文化内涵与历史价值而被人们铭记。这首诗作以其独特的视角和深邃的意境,成为了中国古典诗歌宝库中一颗璀璨的明珠。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