井梧一叶银床早。碧云天、画楼秋到。竹外淡烟霏,障满地、斜阳最好。豆花凉蔓战西风,浑不似、春寒料峭。高树晚蝉呜,时诉出、凄凉调。
荷花半倚闲池沼。想岩壑、桂花香渺。天意谢繁华,怕白露、暗催秋老。罗衾不奈乍凉宵,有花底、乱虫啼晓。清梦醒来时,一点残灯袅。
山亭宴立秋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探索《山亭宴·立秋》:清代女词人的文学魅力
《山亭宴·立秋》是清代女词人顾太清所创作的一首词作,此词作表达了对秋季来临的感慨和对自然变化的敏感观察。
让我们来了解这首词的背景。据词序可知,创作时间为道光十六年的丙申(1836年)六月二十日,此时正值立秋时节。顾太清三十八岁,而她以“井梧一叶银床早”来形容秋天来得异常迅速,不免令人感叹于季节的变迁之快。
在词的内容上,顾太清通过对自然界细微变化的描绘,展现了她对四季更替深刻的理解和敏锐的感受力。她写道:“一叶落而知秋”,这不仅仅是对秋天景色的描写,更是一种哲学上的感悟,即通过微小的自然现象来感知世界的变化和时间的流逝。
《山亭宴·立秋》不仅体现了顾太清深厚的文学造诣,也展示了清代女性文人独特的审美情趣和生活态度。在那个时代,女性能够涉足诗词创作并留下自己的作品,实属不易。顾太清的作品在当时受到了文坛的关注,其影响力可见一斑。
顾太清不仅是一位诗人,还是一位小说家。晚年时期,她以“云槎外史”为号,著作了《红楼梦影》等小说作品,显示了她在文学领域的多才多艺。
《山亭宴·立秋》作为顾太清的代表作之一,不仅是对她个人才华的展现,也是清代文化多样性的一个缩影。通过对这首诗的阅读与赏析,我们可以进一步理解中国古代诗词的魅力以及女性作家在文学史上的独特地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