杏花天 · 同游南谷,云林妹先返,怅然赋此

倚楼目送人归去。望不尽、杏花深处。香车转过山前路。苦被垂杨遮住。
方七日、唱予和汝。匆匆返、去而不顾。虽云小别愁难诉。彼此相思情互。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杏花天·同游南谷,云林妹先返,怅然赋此”是一首描写词人顾太清倚楼目送友人离去的诗作。下面是对这首诗的介绍:

  1. 作者介绍
  • 顾太清(1799—1876),清朝女词人、诗人,满洲族,精研词学,尤重周邦彦和姜夔的作品,与纳兰性德齐名,有“满洲词人,男中成容若,女中太清春”之称。她的诗词作品多咏物题画,如其《东海渔歌》《天游阁集》等作品,展现了她对自然景观的细致观察和深刻感悟。
  1. 作品原文
    倚楼目送人归去,望不尽、杏花深处。香车转过山前路,苦被垂杨遮住。方七日、唱予和汝,匆匆返、去而不顾。虽云小别愁难诉,彼此相思情互。

  2. 诗意解析

  • 描绘场景:诗中的“杏花天”营造了一个春天的氛围,杏花盛开,香气四溢。诗人倚靠在高楼之上,目送友人乘着马车离去,那马车驶过了杏花盛开的山路。这里不仅描绘了一幅生动的画面,也表现了诗人对友人离去的不舍之情。
  • 表达情绪:诗中通过“苦被垂杨遮住”表达了诗人对友人离去的无奈与惆怅。而“匆匆返、去而不顾”则反映了友人匆忙离去的态度,使诗人感到一种失落和悲伤。
  • 情感交融:“虽然小别愁难诉”,表达了诗人虽然内心充满忧愁,却难以向友人诉说的心情。“彼此相思情互”则进一步强调了两人之间深厚的感情联系,尽管短暂分别,但这份情感却是真挚且互相的。

这首《杏花天·同游南谷,云林妹先返,怅然赋此》不仅是一首美丽的诗词,更是一种情感上的寄托和心灵上的对话。它展示了词人顾太清细腻的情感世界和对友情的珍视,同时也反映了古代文人士大夫之间的交往方式和情感交流的特点。对于现代人而言,这首诗同样能引发共鸣,让人们思考在现代社会中人与人之间的关系以及情感表达的重要性。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