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声先到芭蕉。阶下秋虫絮叨。生受鹊填桥。渡银河、夜凉路遥。
洗车丝雨飘萧。冷落星娥翠翘。云气湿轻绡。愿来年、莫同这遭。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秋声先到芭蕉。阶下秋虫絮叨。生受鹊填桥。渡银河、夜凉路遥。
洗车丝雨飘萧。冷落星娥翠翘。云气湿轻绡。愿来年、莫同这遭。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李商隐的作品,名为《七夕夜雨》。以下是对这首诗的简要介绍:
李商隐(约813年-约858年),字义山,号玉溪生,晚唐诗人。他出生于河南荥阳(今郑州荥阳市),祖籍陕西富平,与杜牧合称“小李杜”。李商隐在文学创作上成就很高,他的诗多写爱情、咏史诗和历史题材,其中尤以爱情诗歌最为出色。他的诗语言华丽而含蓄,善于运用典故和象征手法表达情感。
《七夕夜雨》是李商隐的一首五言绝句,全诗如下:
伊州三台·七夕夜雨,次日立秋戏题
迢迢牵牛星,皎皎河汉女。
纤云弄巧,飞星传恨。
银汉迢迢暗度,金风细细吹送。
梦长君信短,情深我愁浓。
七夕欢愉未几时,空令鹊桥波中。
这首诗描绘了七夕夜晚的景象,即牵牛星与织女星相会的美丽传说。诗人用“迢迢”形容牵牛星遥远,“皎皎”形容银河中织女星明亮。接着,他用“纤云弄巧,飞星传恨”来描述天上的云彩似乎在玩捉迷藏的游戏,星光仿佛在传递着相思之恨。最后两句表达了诗人对七夕之夜欢乐时光的怀念,以及因距离而产生的相思之情的深沉。
李商隐的诗歌常常具有一种忧郁的情感色彩,这与他个人的经历和时代背景有关。他的诗作不仅在中国文学史上有重要地位,也对后世的文学创作产生了深远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