柳梢青 · 花朝春分

乍展芭蕉。欲眠杨柳,微谢樱桃。谁把春光,平分一半,最惜今朝。
花前倍觉无聊。任冷落、珠钿翠翘。趁取春光,还留一半,莫负今朝。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柳梢青·花朝春分》是一首由清代词作家顾贞观创作的词。下面是对这首作品的具体介绍:

  1. 作者简介
  • 顾贞观(1637年—1704年),字千里,号华峰,又号梁溪,江苏无锡人,清初著名文学家、诗人和书法家。他出身江南名门望族,其家族在明末清初有很高的文化成就,因此顾贞观自幼受到了良好的文化熏陶。顾贞观的文学创作涉及诗词、散文等多个领域,尤以词作著称。
  1. 诗词原文
    乍展芭蕉。欲眠杨柳,微谢樱桃。谁把春光,平分一半,最惜今朝。
    花前倍觉无聊。任冷落、珠钿翠翘。趁取春光,还留一半,莫负今朝。

  2. 诗词赏析

  • 艺术手法与特色:顾贞观的词作多采用典雅清新的词风,语言优美,意境深远。《柳梢青·花朝春分》便是其中的精品之一。词中描绘了作者面对春天美景时的复杂情感,既有对美好时光的珍惜,也有对现实的无奈感怀。通过对春光的细腻描摹,传达出一种对生命流转的哲思以及对美好时光的珍视。
  • 情感表达与主题:全词以“花朝春分”为背景,通过对春光的赞美,抒发了诗人内心的情感波动。其中“谁把春光,平分一半,最惜今朝”一句,揭示了诗人对春天的喜爱和对流逝时间的感慨。词中的“花前倍觉无聊”,“趁取春光,还留一半”,都流露出一种对美好时光的留恋和对当下生活的无奈。

《柳梢青·花朝春分》不仅体现了顾贞观深厚的文学造诣,也展现了他在词作上的独到见解和审美情怀。通过对这首词的赏析,可以更深入地理解中国传统文化中的美学追求和人生哲理。

注解

花朝:旧俗以农历二月十五日为“百花生日”,故称此日为“花朝节”。《熙朝乐事》云:“二月十五为花朝节,盖花朝、月夕,世俗恒言二八两月为春秋之中,故以二月为花朝,八月为月夕也。” 又这天是春季的正中,故又称 “中春”。

赏析

陈廷焯《白雨斋词话》论顾贞观曰:“顾华峰词全以情胜,是高人一着处”。

清秦赓彤《<弹指词>序》:“先司寇题语有云:‘本朝词家,以弹指为最。’窃展卷诵之,惊为自古词家所未有,盖唐宋以来词格,凡几变矣,先生之词,穷其变而会通,而极其至。神明变化,开前人未开之境,洵乎为一代之词宗,而叹先司寇公评骘之当也。”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