炉边促席围银蜡。兰舟准待明朝发。坐到五更钟。忽然归思慵。
六幺催未歇。故故飞觞急。休却眼前杯。玉人容易来。
菩萨蛮 · 和吴园次
介绍
《菩萨蛮·和吴园次》是清代诗人顾贞观创作的一首词。
顾贞观的生平资料表明,他字华峰,号梁汾,生于1637年,卒于1714年,祖籍无锡(今属江苏),是清代著名的词人。其作品风格多样,既有豪放的《弹指词》,也有婉约的《菩萨蛮·和吴园次》。这首词作在文学界有着重要的地位,不仅因其艺术价值受到赞誉,还因其背后蕴含的历史和文化意义被人们所传颂。
从词的内容与形式来看,《菩萨蛮·和吴园次》充分体现了顾贞观词风的特点。该词以炉边促席为背景,围绕兰舟待发、五更钟声等意象展开,展现了词人对离别与重逢的情感体验。词中“忽然归思慵”透露出词人在特定时刻对故乡、亲人的思念之情,“坐到五更钟”则描绘了夜深时分的情景,反映了词人内心的孤寂与落寞。这些元素共同构成了这首词独特的情感氛围。
从艺术手法上看,顾贞观的这首词使用了多种修辞手法来增强表达效果。例如“坐到五更钟”一句中的“坐到”表达了时间的推移与词人的不舍,而“五更钟”则增添了一种深夜的寂静感,同时暗示了离别的不舍和归途的遥远。此外,“忽归思慵”中的用词“慵”表现了词人因思念而产生的疲倦状态,这种情感的细腻描写使整首词充满了诗意和画面感。
从历史背景和社会影响来看,《菩萨蛮·和吴园次》不仅仅是一首简单的词,更是承载了丰富的历史文化信息。作为清朝文人,顾贞观的作品反映了当时社会的风貌以及文人的情感世界。通过这首词,可以窥见清代文人的生活状态、情感追求以及他们对于家国情怀的深刻思考。因此,研究顾贞观的这首词不仅可以增进对中国古典诗词的理解,还能加深对那个时代文化特征的认识。
《菩萨蛮·和吴园次》不仅是顾贞观创作生涯中的一个亮点,也是中国文学宝库中的瑰宝。它以其独特的艺术魅力和深邃的文化内涵,跨越时代的限制,继续吸引着人们去探索和欣赏其中的艺术之美。对于热爱古典诗词的读者来说,这首词是理解中国古代文人情感世界的重要途径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