浪淘沙 · 浔阳

拥髻烛花偏。特地迁延。缕金双枕只空圆。昨夜新霜鸳瓦湿,寒到君边。
片铁挂檐前。消受无眠。一声容易破秋烟。央及浔阳江上雁,莫近离船。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浪淘沙·浔阳》是一首词,作者是清代诗人顾贞观。这首词以其独特的艺术魅力和深刻的情感表达,在文学史上占有一席之地,展示了作者深厚的文学素养和卓越的创作才华。以下是对《浪淘沙·浔阳》的详细介绍:

  1. 作者简介
  • 顾贞观:字华峰,号梁汾,江苏无锡人。康熙五年(1666)举人,官内阁中书。
  • 作为一位有志于文学创作的文人,顾贞观的作品涵盖了多种题材,展现了他对诗词艺术的独到理解和深刻感悟。
  1. 作品原文
    拥髻烛花偏,特地迁延。缕金双枕只空圆。昨夜新霜鸳瓦湿,寒到君边。
    片铁挂檐前,消受无眠。一声容易破秋烟。央及浔阳江上雁,莫近离船。

  2. 内容解析

  • 第一段:描述了词人因思念之情而难以入眠的情景,表达了对远方亲人的深深眷恋。
  • 第二段:通过描写屋外寒霜、滴水的瓦片等景象,进一步加深了词人的孤独和寂寞情绪。
  • 第三段:通过呼唤远处的江鸟,寓意希望它们能够传达自己的思念之情给远方的亲人。
  • 结尾:以“莫近离船”的祝愿,表达了对亲人的深情厚意和不舍之情。
  1. 艺术特色
  • 情景交融:通过对自然景象的描绘,将人物内心的情感表现得淋漓尽致,使读者能够感同身受。
  • 语言优美:整首词语言简洁却意境深远,充满了诗性,给人以美的享受。
  • 情感深沉:词人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自己对亲友的真挚情感和深深的怀念之情。
  1. 文化意义
  • 情感表达:这首词以其深情厚意和真挚的情感表达,为后世提供了一个情感表达的典范。
  • 文化传承:作为清代文学作品的代表之一,其在中国文学史上具有重要的地位和影响。
  • 艺术价值:作为一首优秀的古典诗词,其在艺术上的造诣也得到了广泛的认可和赞誉。

《浪淘沙·浔阳》不仅是一部文学作品,更是一种情感的寄托和文化的传承。它通过深情的语言和丰富的意象,展现了古人对于亲情、友情的珍视和追求。同时,它也提醒着现代人要珍惜身边的亲人和朋友,用真诚和善良去维系这些美好的人际关系。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