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淞口外

吴淞残月夜,扬子落潮时。
海色连江暝,沙痕逐岸移。
惊涛轮叶定,极浦塔灯知。
一夕容安枕,荒荒晓角吹。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吴淞口外”是清代诗人顾印愚创作的一首古体诗。该诗描绘了吴淞江口的景象,通过自然景观的描绘表达了作者对故乡的深情。下面将对这首诗进行详细介绍:

  1. 作者介绍
  • 创作背景:顾印愚生活在清初时期,他的创作往往反映了当时社会的现实与情感。由于历史久远,关于他的生平资料较为有限,但从现存的资料来看,其生活和创作均受到了深厚的文化熏陶。
  1. 诗歌原文
  • 《吴淞口外》:吴淞残月夜,扬子落潮时。海色连江暝,沙痕逐岸移。惊涛轮叶定,极浦塔灯知。一夕容安枕,荒荒晓角吹。
  1. 诗歌赏析
  • 情景交融:诗歌通过对吴淞口夜景的细致描绘,展现了一幅夜晚江边的画面。月光、潮水、海浪、岸边沙痕等元素的结合,使得整个场景既真实又富有诗意。
  • 情感表达:诗歌透露出一种离愁别绪,诗人通过对夜晚宁静景色与动态景象的对比,表达了对故乡的深切思念与不舍之情。

“吴淞口外”不仅是一首艺术价值高、情感真挚的古体诗,更是了解古代中国江南水乡风貌、感受诗人情感世界的重要窗口。它不仅为读者提供了美的享受,还激发了人们对传统文化的兴趣和尊重。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