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午君丈画江渎池庐图

三曲明塘十亩莲,浮家不费买山钱。
故人若问家何处,画里如今住十年。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题午君丈画江渎池庐图》是一首描写隐逸生活的古诗。这首诗由清代文人顾印愚创作,通过描绘江渎池庐的景致,展现了诗人对于隐居生活的向往和对自然美景的赞美。下面是关于该作品的具体分析:

  1. 作者介绍:《题午君丈画江渎池庐图》的作者是顾印愚,他的诗作往往表达了对自然景观的热爱以及对隐逸生活的向往。顾印愚的生平事迹在历史文献中有所记载,他在文学上有一定的造诣,其作品在当时受到了一定的关注。

  2. 作品原文:诗的全文如下,“三曲明塘十亩莲,浮家不费买山钱。故人若问家何处,画里如今住十年。”这几句简洁而生动地描述了诗人居住的环境与心境。《题午君丈画江渎池庐图》不仅描绘了一幅美丽的池塘画面,而且透露出诗人对于自由自在生活的渴望和追求。

  3. 诗意赏析:诗歌中的“三曲明塘十亩莲”形象地展示了池塘的清澈与美丽,而“浮家不费买山钱”则反映了诗人对于简朴生活的追求,无需耗费巨额金钱购买山野别墅。最后两句“故人若问家何处?画里如今住十年”,则将读者带入一个充满想象的空间,让人感受到诗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的意境。

  4. 艺术特色:顾印愚的诗歌语言简练而富有表现力,善于运用比喻和象征手法来表达情感和思想。这首诗通过对自然景观的描绘,传达了一种超脱尘世、寄情山水的隐逸情怀。顾印愚的这种艺术风格,也对后世的文学创作产生了一定的影响。

  5. 文化背景:中国古代文人墨客多有隐逸之志,顾印愚的诗作也不例外。他的作品反映了当时社会的风貌以及文人阶层的生活态度,为人们提供了一种理解古代文人精神世界的视角。

《题午君丈画江渎池庐图》不仅是一首诗歌,更是一份对于生活美学的独特见解。它让人们在快节奏的现代生活中重新思考如何寻找内心的平静与满足,如何在繁忙的世界中找到属于自己的一片净土。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