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宝林回里

秋风瑟瑟启行装,相送归帆下楚阳。
出郭四围芦荻远,到城十里芰荷香。
孤村野水添新涨,细雨青镫入晚凉。
客里闲情俱莫问,好凭诗思寄沧浪。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送宝林回里》是一首描写离别之情的古诗,由圆能创作,并收录于多种文集及报刊中。这首诗不仅展现了作者对友人的深情厚谊,也反映了当时社会背景下的人文关怀。

圆能的创作背景和作品风格在《送宝林回里》中得到了充分的体现。此诗作于唐朝,具体时间不详,但根据内容推测,可能与作者的游历经历有关。《送宝林回里》通过简洁而充满情感的语言,描绘了一幅秋日别离的画面。诗人以秋风、芦荻、芰荷、孤村和细雨为元素,构建了一个典型的江南水乡秋日景象,同时融入了个人对友情的感慨。

从文学价值和影响方面来看,圆能在《送宝林回里》中运用了典型的意象和比喻,如“出郭四围芦荻远”和“客里闲情俱莫问”,这些都体现了他深厚的文学功底和对自然景观的高度敏感。此外,诗歌中的“孤村野水添新涨,细雨青镫入晚凉”等语句,都展示了其语言的优美与画面感。

《送宝林回里》不仅是一首表达离别情感的诗歌,它也是研究唐代文人生活和心态的重要材料。圆能作为日本留学僧在唐朝求法期间的亲身经历,使得这首诗具有独特的历史和文化价值。他在托人送回自己带回日本的佛教典籍目录中,包含了《宝林传》,这反映出圆能对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视和传承。

《送宝林回里》作为圆能的代表作之一,不仅因其优美的文学艺术性而受到赞誉,更因其所蕴含的历史价值和人文关怀而显得意义深远。读者可以通过这首诗感受到古代文人的情感世界和对自然的热爱,从而更好地理解那个时代的社会文化背景和人文精神。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