晨赴香山道中作

入谷闻暗泉,秋塘苇花乱。
露下石气寒,木落前山见。
流烟忽明灭,稍没枫林半。
驱马忆前期,温凉几回换。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晨赴香山道中作》是一首由清代诗人梦麟创作的古诗。以下是对这首诗的简要介绍:

  1. 作者介绍
  • 梦麟(约公元1675年前后在世),字子云,号紫阳生,江苏太仓人,清初文学家、史学家、目录学家。梦麟一生著述甚丰,有《周易述义》、《春秋世论》等作品。此外,他的作品《晨赴香山道中作》展现了其深厚的文学功底和敏锐的观察力。
  1. 诗歌原文
    入谷闻暗泉,秋塘苇花乱。露下石气寒,木落前山见。流烟忽明灭,稍没枫林半。驱马忆前期,温凉几回换。

  2. 诗意解析

  • 入谷闻暗泉:描绘了诗人深入山谷时所听到的泉水声,暗示着一种静谧而深邃的氛围。
  • 秋塘苇花乱:描述了秋天塘边芦苇花的飘散景象,营造出一种萧瑟而又美丽的画面。
  • 露下石气寒,木落前山见:通过描写露水和秋风,表达了深秋时节的寒冷与荒凉。
  • 流烟忽明灭,稍没枫林半:形容烟雾缭绕的景象,以及枫叶在烟雾中的若隐若现,增添了几分神秘感。
  • 驱马忆前期,温凉几回换:表达了诗人怀念过去,时光更迭带来的温暖与凉意交替变化的情感。

《晨赴香山道中作》不仅是一首描绘自然景观的诗,更蕴含了诗人对人生哲理的思考和感慨。通过对这首诗的学习,可以感受到诗人对自然的热爱,以及在自然中寻求心灵慰藉的愿望。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