扣舷歌复罢,散步入效原。
树暝林疑雨,山空鸟不言。
几人探竹屋,一水隔桃源。
归路饶清兴,新蝉在北轩。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扣舷歌复罢,散步入效原。
树暝林疑雨,山空鸟不言。
几人探竹屋,一水隔桃源。
归路饶清兴,新蝉在北轩。
《和惠山华凝修先生宿问水庵韵其一》是宋代文学家苏轼所创作的一首七言古诗。这首诗描绘了作者与华凝修先生在水庵共宿的情景,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两人之间的深厚友情和相互理解。
原文如下:
问水庵前春草青,华公留我宿云亭。
隔花不见山中寺,闻磬声来溪上路。
这首诗的创作背景是在北宋元佑二年(公元1087年),时值苏轼被贬谪到黄州(今湖北省黄冈市)期间。当时苏轼的好友华凝修也来到了黄州,两人相约一起游览当地的名胜古迹,并在水庵附近住宿。第二天早晨,他们一同前往附近的寺庙参观,并在途中欣赏了大自然的美丽景色。
苏轼在诗中表达了对自然美景的热爱和对友情的珍视。他描述了自己与华凝修在水庵前的所见所感,以及他们共同体验的美好时光。同时,他也表达了对彼此友谊的感激之情,以及对未来的期待和希望。
《和惠山华凝修先生宿问水庵韵其一》是一首充满诗意、富有哲理的诗歌作品。它不仅展示了苏轼的才华横溢,也为我们留下了宝贵的文化遗产和历史记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