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日吴山宴集值雨次韵

吟怀未许老重阳,霜雪无端入鬓长。
几度白衣虚令节,致疑黄菊是孤芳。
野心一片湖云外,灏气三秋海日傍。
山阁若逢阎伯屿,方君诗思敌王郎。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九日吴山宴集值雨次韵》是明末清初诗人序灯的作品,其内容主要描述了仲秋季节秋高气爽的景象以及作者的感慨和对友人诗才的赞扬。下面将详细介绍这首诗:

  1. 作品背景
  • 创作时期:《九日吴山宴集值雨次韵》是在重阳佳节在吴山与众友聚会时创作的,正值下雨,故有此次韵之作。
  • 作者信息:序灯是清代诗人,此诗作表达了他对于岁月变迁的感慨以及与友人共度时光的珍贵。
  1. 诗词原文
  • 吟怀未许老重阳:表达了自己不愿在重阳节这个本应欢聚的时刻老去的情感,强调了珍惜当下的重要性。
  • 霜雪无端入鬓长:描绘了由于年岁增长,白发无端地生长,形象地反映了作者内心的忧虑和对时光流逝的无奈。
  • 几度白衣虚令节:这里的“白衣”象征着江州刺史王弘派来的送酒使者,意指虚度节日,未能享受这样的相聚。
  • 致疑黄菊是孤芳:表达了对菊花无人欣赏的疑惑,认为只有像陶渊明那样赏花饮酒才是真正的乐趣。
  1. 诗词鉴赏
  • 意境之美:诗中不仅描绘了自然景色,还通过“野心一片湖云外”等诗句,展现了诗人内心世界的广阔和深邃。
  • 历史典故的使用:诗中运用了许多历史典故,如江州刺史王弘送酒的故事,既增添了诗情画意,也让读者更容易理解诗歌的深意。

《九日吴山宴集值雨次韵》不仅是一首表达个人情感的诗歌,更是通过对自然景象的描绘和对历史典故的引用,展现了作者深厚的文化底蕴和对友情的珍视。

注解

咏怀句:谓吟诗抒怀不许重阳节老去。老重阳倒装句式,应读为重阳老。霜雪:指斑白头发。

白衣:白衣使者,江州刺史王弘派来给陶渊明送酒的使者。详见善权《奉题王性之所藏李伯时画渊明:采菊》注。虚令节:言虚度节日,指重阳节。致疑句:谓以致怀疑菊花没有人来欣赏,只好孤芳自赏。按陶渊明赏菊饮酒,引为佳话。此联二句乃借用其意,谓几度的重阳节没有这样欢乐聚会,没有这样饮酒赏菊,实在是虚度了时光,实在对不起菊花。

野心:闲散之心。灏气:弥漫于天地之间的大气。唐柳宗元《始得西山宴游记》有“悠悠乎与灏气俱,而莫得其涯;洋洋乎与造物者游,而不知其所穷。”用此意。三秋:此处指秋季的第三个月,即农历九月。唐王勃《滕王阁诗序》有句“时维九月,序属三秋。”即用此意。

山阁:指序灯与众友宴集之吴山上楼阁。阎伯屿:唐高宗咸亨二年(公元671年)任洪州都督时,于重阳节日在滕王阁上张宴,与僚属宾朋欢聚。据考证,其时洪州都督虽姓阎,但非阎伯屿。此处将吴山阁与滕王阁并称。方君:与序灯同宴且长于诗的朋友,具体所指未详。王郎:指初唐四杰之一的大诗人王勃。见前,洪州阎都督在滕王阁上宴集时,正值王勃南下省亲,路过洪州,与宴,作《滕王阁诗序》。《滕王阁诗序》是一篇流传千古、脍炙人口的不朽佳作。此处以方君的诗才与王勃并比,自属溢美夸赞与鼓励之辞。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