瀛台泛舟二首

春深游上苑,鼓枻荡中流。
波涌方壶岛,林开翡翠楼。
落花飘两岸,垂柳拂扁舟。
此日欢无极,君恩被特优。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瀛台泛舟二首”是清代诗人胤禛的作品。下面将详细介绍其内容、历史背景及文学价值:

  1. 作品原文
  • 瀛台泛舟二首其一:春深游上苑,鼓枻荡中流。波涌方壶岛,林开翡翠楼。落花飘两岸,垂柳拂扁舟。此日欢无极,君恩被特优。
  • 瀛台泛舟二首其二:暮转西池棹,风微锦波平。蜻蜓闲自得,鸂鶒递和鸣。举网双鳞获,停杯四韵成。仙山何处访?此即是蓬瀛。
  1. 作品解读
  • 在这首诗中,诗人表达了自己在春天的上苑中泛舟游玩的愉快心情。诗中提到的“波涌方壶岛”、“林开翡翠楼”,以及“落花飘两岸,垂柳拂扁舟”,都生动地描绘了春天的美好景象,让人仿佛置身于一个充满生机与和谐的环境中。
  • 《瀛台泛舟二首其二》则更多地展现了傍晚时分的宁静与美好,通过描写夕阳下平静的水面、悠闲的蜻蜓和和谐的鸂鶒声,表达了诗人对大自然的热爱和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1. 历史背景
  • 这首诗的创作,正值康熙帝时期,这一时期的政治环境相对宽松。查嗣庭、汪景祺等人因文字狱而遭受牵连,李、曹两家也被康熙帝所信任的苏、宁织造牵连受到重罚,甚至连浙江士子也因为查、汪案而暂停乡会试。这种政治氛围使得文人更加注重内心的抒发和精神的自由。
  • 在康熙帝的统治下,虽然政治较为平稳,但社会文化活动仍然活跃,文学创作在这样的背景下也得到了极大的发展。胤禛作为皇帝的亲信之一,有机会接触到更多的文化资源,这也为他的文学作品提供了丰富的素材。

“瀛台泛舟二首”不仅是一首描写自然景色的诗歌,更是一幅反映当时社会政治和文化状况的画卷。通过对这首诗的学习,不仅能欣赏到优美的文学艺术,还能了解到当时的社会环境和文化特点。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