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元令节庆皇州,云散晴空暑气收。
薄海兆民歌大有,钧天广乐奉宸游。
瑶星合彩兰盆映,银蕊分光莲浦浮。
灯光交辉看似昼,圣情怡豫太平秋。
中元侍从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中元侍从》是胤禛创作的一首诗。《中元侍从》的全文如下:
中元令节庆皇州,云散晴空暑气收。
薄海兆民歌大有,钧天广乐奉宸游。
瑶星合彩兰盆映,银蕊分光莲浦浮。
灯光交辉看似昼,圣情怡豫太平秋。
这首诗描绘了中元节庆期间,天地间祥和的景象和人们的喜悦心情。诗中的“中元令节”指的是中国传统的节日之一,又称鬼节或盂兰盆节,是一个祭祀祖先、超度亡魂的日子。诗人通过描绘天空晴朗、气候宜人的景象,表达了对国家太平盛世的向往。
在诗歌的后半部分,作者详细描述了中元节庆时的盛况。他写道:“薄海兆民歌大有,钧天广乐奉宸游。”这两句表达了整个国家的民众欢歌笑语,皇帝也在庆祝活动中巡游。这里的“兆民”指的是广大的百姓,而“奉宸游”则是指皇帝亲自参与庆典活动。这种描写体现了古代社会对于皇帝的敬仰和崇拜,也展示了中元节的盛大场面。
诗歌的最后一句:“灯光交辉看似昼,圣情怡豫太平秋。”更是将整个庆典的气氛推向高潮。这里的“圣情怡豫太平秋”形容了皇帝的心情愉悦、国家太平的景象,与前文的喜庆形成了呼应。整首诗通过对中元节庆的描述,展现了古人对于美好生活的向往和对国家安定繁荣的赞美。
《中元侍从》不仅是一首描绘中元节庆景象的诗歌,更是一种文化的传递和历史的见证。通过对这首诗的分析,可以更好地理解清代的历史背景和文化特色,同时也能够感受到古人对于美好生活的追求和对国家繁荣稳定的祝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