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夏西苑游瞩

前廷午退紫宸班,回辇寻幽竹石间。
一息不停新绿水,四时相对旧青山。
溪烟澹荡平台晚,林影参差夕照间。
鸟识禁园栖托稳,每看飞去又飞还。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初夏西苑游瞩》是清代诗人胤禛创作的一首七言绝句。这首诗通过细腻的描写,展现了夏日西苑的宁静与美好,同时也表达了作者对自然和历史的深深感慨。下面将详细介绍此诗:

  1. 作品原文
  • 前庭午退紫宸班:“前庭午退紫宸班”意味着皇帝在中午时分已经退朝回宫,这里的“班”指的是宫廷中的官员或贵族群体。
  • 归辇寻幽竹石间:“归辇寻幽竹石间”描绘了皇上在退朝后,返回宫中,寻找幽静之处,欣赏竹子和石头的场景。
  • 一息不停新绿水:“一息不停新绿水”形容的是溪流中不断流动的新绿水流,给人一种生机勃勃的感觉。
  • 四时相对旧青山:“四时相对旧青山”则是指四周环绕着四季常青的山峦,形成了一种与世隔绝、与自然和谐共处的景象。
  • 溪烟澹荡平台晚:“溪烟澹荡平台晚”描述了傍晚时分,平台上的景色被淡淡的烟雾笼罩,给人一种朦胧而宁静的感觉。
  • 林影参差夕照间:“林影参差夕照间”则是描绘了夕阳下树林的影子错落有致,光影交织的美丽画面。
  • 鸟识禁园栖托稳:“鸟识禁园栖托稳”表达了鸟儿对于这个皇家园林的熟悉和安心,仿佛知道这里就是它们的家园。
  • 每看飞去又飞还:最后一句“每看飞去又飞还”,描绘了鸟儿在树枝间自由穿梭,有时高飞,有时低掠,形成一幅动态的画面。
  1. 作者简介
  • 胤禛(1678—1735),即清世宗,是清代的一位皇帝。他在位期间,实行了许多重要的政策改革,包括摊丁入亩、推行“改土归流”等措施。他的这些政策不仅保证了国家的财政收入,还加强了中央集权。
  1. 文学价值及影响
  • 《初夏西苑游瞩》以其精湛的艺术技巧和深刻的思想内涵,展现了作者对自然的热爱和对生活的态度。诗中既有对皇家园林的赞美,也有对自然美景的细腻描绘,体现了作者的高超审美能力和深邃的情感世界。
  • 该诗不仅是清朝诗词的代表作之一,也是中国古典诗歌中的佳作。其艺术风格独特,意境深远,至今仍被许多文人学者所推崇和研究。

《初夏西苑游瞩》不仅仅是一首诗,更是一段历史,一个时代的缩影。它不仅展示了清代宫廷生活的繁华与富丽,更深刻地反映了那个时代人们的精神追求和哲学思考。通过对这首诗的学习与鉴赏,可以更加深入地理解中国传统文化的魅力和智慧。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