鹰坊歌和他山夫子

西郊天阔沙茫茫,高槐古柳溪风凉。
地偏寂寞少人住,但作瓯脱供鹰坊。
中有海青最神俊,竦立毛骨森昂藏。
金眸玉爪异凡品,下视哮虎如跛牂。
侧眼似觉天地窄,常思一举摩穹苍。
忆昔辽代最珍贵,女真贡献交相望。
搜求无厌旋致祸,两国转眼悲兴亡。
至今黑水留异种,雕笼竞致来遐方。
五陵年少颇好事,爱玩岂惜千金偿。
嗟汝生性特趫捷,隼鹗未许随肩行。
长绦羁绁岂初意,岁月浸久成驯良。
关山秋暮盛羽猎,商飙倒卷尘沙狂。
翻身直上入霄汉,快若骏马初脱缰。
鴐鹅潜飞雊雉避,云罗万里无遮防。
老拳劲翮奋搏击,风毛雨血齐飞扬。
天生羽族亦有命,饥雀叫噪悲空仓。
林边野鹤骨立瘦,度腹仅得分余粮。
尔形䙰褷亦安用,终朝肉食恒充肠。
人间生计总愧汝,翻笑溪獭衔鱼忙。
侏儒方朔异饥饱,万物荣悴真何常。
况今飞啄本同类,强弱吞啖堪嗟伤。
何当忘机效海客,驱逐猛挚延奇祥。
群飞从动各适所,丹山鸾凤常游翔。
桐花摇落期不至,老鸦攫肉纷路旁。
且随韩嫣逐金弹,排风毛质看腾骧。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鹰坊歌和他山夫子》是清代文学家揆叙创作的一首七言古诗,创作于清朝。这首诗通过描绘西郊天阔沙茫茫的景象以及高槐古柳溪风凉的景色,表达了诗人对自然界的深切感受和内心世界的丰富情感。以下是对这首诗的具体介绍:

  1. 诗歌原文
    西郊天阔沙茫茫,高槐古柳溪风凉。
    地偏寂寞少人住,但作瓯脱供鹰坊。
    中有海青最神俊,竦立毛骨森昂藏。
    金眸玉爪异凡品,下视狡兔如跛牂。
    侧眼似觉天地窄,常思一

  2. 诗歌内容解读

  • 自然景观的描绘:《鹰坊歌》中,诗人运用了丰富的语言和形象的比喻,将大自然的美和力量生动地展现出来。诗中的“西郊天阔沙茫茫”和“高槐古柳溪风凉”等描写,不仅让读者感受到了西郊区的自然风光,还传达出诗人对大自然的敬畏之情。
  • 动物描写与象征意义:在诗中,诗人特别提到“中有海青最神俊”,海青作为鹰的一种,象征着力量和自由。海青的形象被赋予了深厚的象征意义,它不仅是自然界中的一个生物,更代表了诗人内心深处对于自由和力量的渴望。
  • 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诗中的“地偏寂寞少人住,但作瓯脱供鹰坊”反映了一种人、自然和谐共处的理想状态。这种状态体现了诗人追求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生活理念。
  1. 诗歌主题分析
  • 自然之美的颂扬:整首诗通过对自然景物的细腻描绘,表达了诗人对自然之美的深深赞美。从“西郊天阔沙茫茫”到“金眸玉爪异凡品”,诗人用词考究,将自然之美展现得淋漓尽致。
  • 对自由的向往:诗中的“海青最神俊”部分,海青的形象被赋予了强烈的象征意义,象征着自由和力量。这不仅是对自然界的赞颂,也是对人性中对自由追求的深刻表达。
  • 人与自然的和谐:诗中最后提到的“常思一”,暗示了诗人希望人与自然之间能够达到一种和谐共存的状态,这种状态是诗人理想的生活方式。
  1. 艺术特色
  • 意象的运用:在《鹰坊歌》中,诗人巧妙地运用了各种意象,如“西郊天阔沙茫茫”、“高槐古柳溪风凉”等,这些意象不仅美化了语言,还增强了作品的表现力。通过这些意象的运用,诗人成功地将读者带入了一个充满诗意的画卷中。
  • 语言的精炼:诗歌的语言非常精炼,每一个词都经过精心挑选,以最恰当的形式表达最丰富的情感和意境。这种语言的精炼不仅使得诗歌易于理解,更增加了其艺术的魅力。
  1. 社会影响与评价
  • 历史地位:《鹰坊歌》作为清代的文学作品,具有重要的历史地位。它不仅展示了清代诗歌的艺术成就,也为后来的诗歌创作提供了宝贵的经验和灵感。
  • 后世评价:历代以来,《鹰坊歌》一直受到学者和文学爱好者的高度评价。《鹰坊歌》以其独特的艺术魅力和深刻的思想内涵,成为中国古典诗歌中的一颗璀璨明珠。

《鹰坊歌和他山夫子》不仅仅是一首诗,它是清代文学的代表之一,更是中国诗歌宝库中的珍贵财富。通过对这首诗的学习,不仅可以领略到古代诗歌的魅力,还能深入理解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理念。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