幽居惟自适,一编聊自遣。
白昼一何长,安不自黾勉。
古人虽往矣,微旨亦须阐。
空檐滴长漏,炉香生宝篆。
每当兴会嘉,双手不释卷。
嗟哉世俗子,不解亲坟典。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幽居惟自适,一编聊自遣。
白昼一何长,安不自黾勉。
古人虽往矣,微旨亦须阐。
空檐滴长漏,炉香生宝篆。
每当兴会嘉,双手不释卷。
嗟哉世俗子,不解亲坟典。
《幽居静坐》是唐代诗人韦应物的一首诗作。韦应物,唐代著名诗人,以山水田园诗著称,其作品多反映了他对自然美景的热爱以及对隐逸生活的追求。
韦应物在官场度过了四十多年的生涯,其间他有过短暂的两次闲居时期。这样的经历使得他的诗歌充满了对隐居生活的向往与赞美。而《幽居静坐》这首诗,便是在这样的背景下创作而成,体现了他对隐居生活的理解及其内心的感受。
《幽居静坐》中的诗句“幽居惟自适,一编聊自遣”表达了诗人追求内心宁静和自我满足的生活态度。这种态度在当今社会仍具有重要的启发意义,提醒人们在快节奏的生活中寻找自己的一片天地,实现内心的平静与自由。同时,诗中还提到了古代圣贤的智慧,“古人虽往矣,微旨亦须阐”,这不仅仅是对历史的回顾,更是对传统智慧和道德的传承。
了解《幽居静坐》不仅有助于深入认识韦应物这位诗人,也有助于理解中国古代文人对于生活、自然以及精神境界的追求和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