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观音阁吊安亲王故园

落木响萧飕,遥登古佛楼。
白云樵子径,黄叶废园秋。
台榭啼乌恨,邱林落日愁。
临风吊遗迹,竹外梵声幽。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登观音阁吊安亲王故园》是清代诗人敦敏创作的一首七言古诗。这首诗以其独特的艺术魅力,在文学史上占有一席之地。以下将详细介绍《登观音阁吊安亲王故园》:

  1. 作者介绍:敦敏,清代著名诗人,被誉为“杰出派诗人”。他与另一名诗人敦诚同为康熙年间的文坛巨匠,两人以诗歌见长,合称“南朱北敦”,对后来的文学创作产生了深远影响。

  2. 诗歌原文及赏析

  • 诗句原文:落木响萧飕,遥登古佛楼。
  • 诗句赏析:首句“落木响萧飕”描绘了一个深秋时节,落叶纷飞的景象,营造出一种凄凉而静谧的氛围。紧接着,“遥登古佛楼”则点明了诗人的地点和活动——登上古老的佛塔之巅,这本身就是一种超越尘世的意境。
  • 次句赏析:“白云樵子径,黄叶废园秋。”这里的“白云樵子径”形容了山路旁飘动的云雾,增添了一抹神秘之感;“黄叶废园秋”则让人联想到凋零的树木和荒芜的园林,形成了一幅萧条的画面,表达了诗人对过往辉煌的缅怀和对现状的无奈。
  • 第三句赏析:“台榭啼乌恨,邱林落日愁。”这里运用了“台榭”、“丘林”等意象,通过“啼乌恨”和“落日愁”传达出诗人内心的哀愁,以及对时光流逝的感慨。
  • 尾句赏析:“临风吊遗迹,竹外梵声幽。”诗人站在风中,似乎听到了远处寺庙中的梵音,这是一种精神上的慰藉。但同时,也透露出诗人内心的孤独和寂寞。

《登观音阁吊安亲王故园》不仅因其优美的语言和深邃的内涵被广泛传颂,更因其背后丰富的历史文化价值而成为研究清代文学和宫廷文化的宝贵资料。通过对这首作品的学习与欣赏,人们可以更深入地理解中国古典诗歌的艺术魅力及其在历史长河中的地位。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