寄松溪

无端樱笋又逢时,绿树闲窗感别离。
苦忆客来慵诣客,惯寻诗思懒吟诗。
疏慵自拟嵇中散,泉石君怜顾凯之。
堪笑两人徒老大,山林朝市尚迟疑。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寄松溪》是明代诗人罗洪先创作的一首五言律诗,展现了其独特的文学风格与深厚的文化底蕴。以下是对这首诗的具体分析:

  1. 作者简介
  • 罗洪先,字达夫,号念庵,江西吉水人。他不仅是明朝的状元,还是一位著名方志学者,曾参与编纂《海丰县志》。
  1. 诗歌原文
  • 匪材惭附骥,同诏入观文。
  • 何意遭逢日,翻为聚散云。
  • 名甘辞仕籍,身复远人群。
  • 多少酬恩意,相看惟有君。
  1. 艺术特色
  • 这首诗通过简洁的语言和鲜明的意象,表达了作者对于友情、人生聚散的深刻思考。其中使用了“聚散云”等自然景观来比喻人生的无常,以及对于知音难寻的感慨。
  • 诗中还运用了对比的手法,如将自身比作“附骥”,既体现了自我价值的认可,也表达了一种随遇而安的人生态度。
  1. 文化背景
  • 罗洪先将个人命运与国家兴亡紧密相连,他的诗歌往往反映了当时社会的风貌和知识分子的心声。这首诗的创作背景,正是在这样的历史和文化背景下进行的。
  1. 鉴赏评价
  • 在文学史上,《寄松溪》作为罗洪先的代表作之一,不仅展示了其卓越的文学才华,也为后世研究明代诗歌提供了珍贵的资料。

通过对《寄松溪》的深入分析和鉴赏,人们可以看到罗洪先作为一位杰出的文学家,如何通过诗歌这一形式,传达出自己对于生活、友情和自然的感悟与思考。同时,这首诗也是中国古典文学宝库中的一颗璀璨明珠,值得每一位文学爱好者细细品味。

相关推荐